background

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世界之窗放眼天下

日本的下水道竟然可饒地球11圈半(組圖)

張均威

2015年6月22日

AA

張均威

2015年6月22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6月22日

張均威

2015年6月22日

張均威

 

日經BP今日刊發文章稱,1884年,日本第一處近代化的排水設施在東京聖天附近建成,距今已經過去了130年。現在將日本全國的下水道連在一起,長度達到45.5萬公里,可以繞地球11圈半。

有這樣一種說法“城市的未來要看它的地下設施”。前不久蘇南的一些城市慘遭暴雨襲擊,頃刻間變成全民游泳池,頗為尷尬。

而在國際上,日本東京、美國洛杉磯、德國柏林這些城市,都有着非常先進的下水道系統。東京的“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是世界最大、最先進的設施,洛杉磯地下水道長1萬公里,“能開汽車”,可抗百年一遇的水澇,而德國發明的“蛋形水道口”更是被多地區借鑒沿用。

截2013年3月份,日本海修建了1002處雨水收儲設施。此外,各企業也在努力提高管道的耐久性。下水管道一般採用聚氯乙烯材料生產,但在需要一定強度的場合及製造大口徑管道時,現在仍主要採用名為HUME管的鋼筋混凝土管。在位於熊谷市的日本HUME株式會社熊谷工廠里,裡面包着鋼管來提高強度的管道成排地擺放着。現在正開發具有防菌功能的管道、採用橡膠連接部的檢修孔等,努力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進。

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日本將下水道是為一座“寶藏”。已有的47個污水處理廠利用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甲烷氣體進行沼氣發電,發出的電可供4萬個家庭使用(2012年度)。而污泥製造的氫氣也開始用於日本車企大力推廣的燃料電池車。

在中國,青島被喻為是“最不怕水淹的城市”,不過雨水系統是德國人當年設計的。我們看到,國內不少城市也在進行着管網的修繕重建,這樣“水淹”的窘狀應會越來越少。

看看別人看自己,中囯要跟進腳步,還要少一些豆腐渣的工程才是,真的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文恩)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