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感悟健康养生之道

中醫事典|菊花入詩也入藥

邓梁

2015年10月23日

AA

邓梁

2015年10月23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10月23日

邓梁

2015年10月23日

邓梁

中國人評價花的優劣,要從色、香、形、韻四方面去考慮,若在任一方面出眾者可稱為絕;菊花四絕皆備,是名花中的佼佼者。菊花千姿百態,色彩豐富,且不畏寒霜,宋朝詩人韓琦〈九日小閣〉詩:「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成語「晚節黃花」就是用菊花比喻一個人的晚節高尚。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院夜擬菊花題〉寫大觀園內建立了詩社,詠了海棠,再詠菊,又詠蟹。詠菊的方面,共有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詠菊、畫菊、問菊、簪菊、菊影、菊夢、殘菊等十二個題目。黛玉(瀟湘妃子)寫的詠菊、問菊與菊夢囊括前三名。我們來看看第一名的詠菊:

詠 菊無賴詩魔昏侵曉,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吟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難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將「千古高風」的菊花引為知己,好在「口角噙香對月吟」一句傾訴衷腸,詩寫得自然,有感染力。「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寄託自己的幽怨寂寞;菊花詩反映了大觀園的文化生活情趣。

菊花入藥歷史久矣。中國第一本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稱「鞠華」:味苦,平,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菊花歸肝肺二經,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對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等都有功效。菊花性涼而清散,善清風熱,又肝開竅於目,所以亦為眼科要藥,治療肝經風熱所引發之眼疾,如目赤腫痛、眼白泛紅等症。

本草綱目記載,菊花「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效。」整株上下皆有用,為群芳之上品,作枕明目降壓,釀酒強身健骨,泡茶消暑止渴、清涼解毒、清肝明目。

陶淵明十分喜愛菊花,他有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黛玉寫的「千古高風說到今」,高風又指菊花,又指陶淵明,如菊花般不畏風霜,孤高自芳。

(责任编辑:tiger)

(文章来源:文 ◎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