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时事万象财经动态

棉花庫存大幅滑落

邓梁

2015年12月14日

AA

邓梁

2015年12月14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12月14日

邓梁

2015年12月14日

邓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和消費國,也是重要的棉花進口國之一。棉花進口量在2012年達到峰值500多萬噸。但2014年進口棉花市場遭遇「滑鐵盧」,全年僅進口275萬噸。今年的前十個月中這一數字又再創新低,跌至120萬噸左右,自2013年開始棉花進口量已經經歷了兩次腰斬,那麼為什麼巨量的棉花進口一下子大幅跌落呢?

棉價暴跌進口驟減,存棉倉庫一年虧損400萬。

2011年2月國內棉花期貨價格上漲至每噸34870元,此後一路下跌,目前僅為每噸12000元左右。跌幅多達65%,棉花進口隨之減少。以往經銷商的囤貨現象幾乎消失了,近半年倉庫甚至很少再有運進來存放的棉花。

最高峰的時候倉庫的出租價格是1塊6毛錢每天一個平方現在只有8毛錢。今年光運營這兩個倉庫就虧損了400多萬。

往年進口棉花多的時候,倉庫前排滿了來拉棉花的貨車,最多的時候排隊要等上兩個小時才能拉上棉花,而這兩年活兒越來越少。

棉花進口少了,倉庫運營企業的日子自然很不好過,但對此感受最深的還是要數棉花的經銷商們,那麼在他們看來是什麼原因造成棉花進口量的大幅下降呢?

百德瑞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印度棉花進口商,全國將近三分之二的棉紡企業所用的印度棉花都是從這裡進口的。公司董事長張繼雲告訴記者,前兩年印度棉花的價格比國內棉花每噸便宜近5000元,所以很受棉紡企業的歡迎,最多的時候,一年進口了65萬噸,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她只進口了十多萬噸。而其他經銷商的量甚至更少。

棉花進口量的減少的原因,這與棉花進口配額的限制不無關係,為提振國內棉花的消費,今年中國棉花進口配額僅發放了89.4萬噸,這是在WTO協定下的最低進口限額。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下游棉紡企業需求量的下降。很多大的企業都是在把工廠移到越南那一帶去了,所以很多棉花訂單去到了其他港口。

近幾年來國內原料和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許多小棉紡企業難以為繼,大企業為節約成本把工廠轉移到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國家,而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國低價紡織產品的衝擊,更是雪上加霜。中國棉紗的進口量正在大幅增加,從2014年以前一年進口幾十萬噸,到今年前11個月,就已經進口230多萬噸棉紗。國內加工成本又比較高,國外的棉紗進來以後,國內生產在40支以下棉紗的紡織企業已經無法生存了。

目前進口棉花每噸比國內棉花便宜2000元左右,紡織企業更喜歡用進口棉花,但苦於進口配額有限,企業只能用較貴的國內棉花或者直接使用進口棉紗。此外印度、越南等國家紡織技術的逐年提高,紡織企業逐年增加,自身對於棉花的需求量也在大幅的上升。

中國棉紗進口沒有配額限制,從印度、巴基斯坦大量進口棉紗因為人力、原料成本低廉,價格甚至比國內棉花價格還便宜。由於棉花這兩年減少了以後,價格也大幅下跌以後,棉紗相對來說呢,國外的稅收比較低,所以在國內還是有一點競爭力。棉花進口量減少是大勢所趨。

(责任编辑:tiger)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