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則都知道成功雖然與天時、地利、人和有關,但是從不過分依賴外在的條件,而以嚴格要求自己為底蘊。人的一思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制定的目標很低, 那實際的結果可能更差。因此,做人應該志存高遠, 不能隨波逐流。
標準高低 成果優劣
在一次閑談中, 聽一位朋友說到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 取法乎中, 僅得其下」之語, 內心頓覺感慨萬千。此後查閱典籍,才知這句名言的完整說法是:「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具體的出處雖無明確的記載,但是在多個文典之中都有類似的話語。《孫子兵法》中說:「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唐太宗《帝範》的卷四中說:「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宋末元初時期的詩詞評論家嚴羽《滄浪詩話》中說:「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此外,在《易經》和《論語》中也出現過類似的說法。
高標審視 精益求精
這句名言告訴人們,一個人如果制定了上等的目標,最後仍然有可能只達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個中等的目標,最後有可能只能達到低等水平。因此,無論是治學還是做人,一定要志存高遠,並為之努力不止,不輕易放棄,才有可能達到登峰造極。一項工作,不做則罷,只要接受它就要把它做到最好。不論什麼行業,都必須有「爭創一流」的思想意識。
盡力而為只是一般人的標準,而在優秀的人看來那只是最低的要求。用心琢磨、追求完美並不是過錯,而是一個優秀的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不驕傲自滿,精益求精,
才能實現超越。古今中外的聖賢哲人都是嚴於律己而寬容待人,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實現心靈的提升,達到一個崇高的精神境界。
傳統智慧,成功要訣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甘於平庸是走向墮落的開始。不管是做人做事還是做學問,一流的產品和作品來自於一流的設計師和一流的作者,而於一流的設計師和一流的作者都具有「爭創一流」的思想意識。這些一流的設計師和一流的作者才是人類社會的主角,他們引導人們走向未來。
責任編輯:香香
文章來源:雲中君
【新三才精華回顧,為您精選、品味精華、回顧精彩,轉載請註明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