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时事万象两岸三地

舊時北平證交所 今為尋常百姓家 (組圖)

汪水

2016年6月11日

AA

汪水

2016年6月11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6月11日

汪水

2016年6月11日

汪水

【新三才編譯首發】100多年前,這座宏偉的建築是當時金融蓬勃發展的一個溫床,讓眾多交易員在此買賣外匯、股票和債券。

這棟大樓原名「北平證券交易所」,是在1918年成立的,是這一所由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首次由中國人自己經營的。此前,股票交易都是在上海外灘,是由西方人或日本人憑藉其在租借地進行。

1949年上台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的象徵。1948年,證券交易停止了。

如今,這個被遺棄的史蹟建築,已經成了8戶人家的廉價住所。而居民對於這棟建築的歷史價值,也是十分模糊。

  位於北京的證券交易所,始建於1918年,這棟兩層磚木結構建築裏,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如今是8戶人家的住宅。

  一樓是原來的營業廳,被分成五個房間。隨後,住戶再各自占地自用,只留下一條狹窄的通道供行人經過。

  二樓,它在大廳的正上方,原為畫廊。現在被區隔成不同的起居空間。

  證卷交易所被中國共產黨接管後,就廢棄了。現在,裏面的住戶大多數已經在此住了幾十年的老人。

  室內設計是中西風格的融合。有木質廊柱,也有鐵製欄干。

  許洋(音譯,左)和蕭瀟瀟(音譯)是在是在7年前結婚之後,搬到一樓的大門入口旁邊一個20平米的房間。從房間的紗門,還可以看到這裡住戶的進進出出。

  這對小夫妻已經將5米高的房間予以重組,騰出空間作為浴室和3歲兒子的遊戲空間。兒子出生後,家裡的床也改成3米寬。

  蕭掀起兒子的卡通地毯,底下的木質地板是能顯示這棟建築歷史的唯一證據。

  他們的鄰居劉駿榮(音譯),54歲,自1989年以來就是這裏的住戶。

  劉在北京郊區另有一間寬敞的公寓,但是保有這個地方是取其便利性。這裏距離「前門」很近,前門是百年前的商業中心,目前是北京市中心觀光旅遊的步行街。

  劉的姻親在去世之前也住在這棟樓。他們夫婦生長在富裕的家庭,因此文革期間遭到迫害。此拍在20世紀,掛在房裏牆上的婚紗照,是在1940年代初期拍照的,是文革下倖存的,當時所有的西式婚禮照片都要被銷毀,因為它代表著「資產階級」。

  這棟建築在1949年被中國共產黨沒收。在計劃經濟的時代,它被分配給工人當宿舍。轉手多次後,目前的居民也不知道建築物的所有權屬於誰。有地下管線漏水,也從來沒有任何單位或機構出面維修。

  蕭表示,從來不覺得自己住在一個歷史悠久的建築裏,反而只在擔心它有一天會倒塌。

出處︰CNN網站
責任編輯︰汪水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