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今天,在一家餐廳用餐時,看到餐廳內電視正在播放著一則新聞,講說某家知名牛排連鎖店,一週內遭到三組不同的客人吃「霸王餐」,也就是吃完沒付錢就走了。當然,台灣是法治社會,吃完東西沒付錢,當場是要被移送法辦的。但是,這三組不同的客人,所採取的是化整為零的方法,也就是吃完後,一個一個離開,讓店員不容易察覺,得等事後看店內的監視器錄影畫面,才發現這樣的行為。
而這三組不同的客人,有一對是中年夫妻檔,有一對是年輕情侶檔,還有一對是爸媽帶著5、6歲左右小女孩的三人行。只見這些吃「霸王餐」的客人,衣著光鮮亮麗,不像是沒錢用餐的情況;而且吃完化整為零走出店門口時,往往還神態自若,一點都不慌張。雖然金額大約都是幾百元(新台幣)左右,但對辛苦經營的店家,每一分錢都是他們辛苦投入的代價,所以總是感覺非常不好,也因此加強了店員對客戶的監督,得把每個客人都先當成可能會吃「霸王餐」的人來防患,無形之中嚴重傷害的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基礎。更不用講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事上了電視新聞,一輩子可能都要有隨時被別人認出他(她)就是曾經吃人家「霸王餐」的下場呢。而那組還帶著小孩的爸媽,日後又要給小孩怎樣的身教呢?
我想到前些年有機會到美國出差時,對於美國當地生活的朋友用餐後的付款一直感到很好奇。因為有些餐廳用完餐後,朋友直接就把現金連同小費一起留在桌上,然後大家就起身走人。往往過了一陣子,店員才會去收拾桌面,順便把錢拿走。我當時也曾問過朋友說,如果你故意少給了、或根本沒給,等到人走了他們才去收,不就會來不及發現嗎?當時朋友也曾很疑惑的看著我說:「不會啊,我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反而有時候還有人很大方給大額的小費,也是店員事後去收桌面才會發現有這樣的驚喜呢。」當時,我也很為這樣的社會感到讚賞,因為那是建立在一個人與人之間充分互信,且普遍大家道德標準都夠高的環境下,才會有這樣的習慣與表現。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道德良心無價,才不會去占人便宜、用良心去換取一些金錢的利益。
其實,近幾年來,台灣社會上有另一種舉動,也是令我感到欣慰的,就是很多餐廳,都有推行「(愛心)待用餐」的制度,也就是可能是店家本身願意捐出每天特定數量的餐點、或是由客人先付錢認購特定的餐點,然後如果因為經濟有困難、或是生活有困難,需要使用這樣免費餐點的人,就可以直接進來吃,然後跟店家指名要換取「待用餐」即可,而不需負擔任何費用。而通常這樣的餐廳對於要求吃「待用餐」的人,也不會做任何身家背景調查或檢查,也是憑良心而定,如果你真的提出要吃,店家也還有可供應的額度,或有其他人認購的額度,那你就可以免費吃一餐。
這樣的店家或捐助「待用餐」的人,心態上往往都是希望自己生活上過得去之外,也有機會幫助這些生活上更困難的人。因此,雖然他們不會知道是誰會來吃這樣的「待用餐」,但他們都相信,當你會需要去吃這樣免費的「待用餐」,一定是遭遇了特別的困難,才不得已這樣做的。所以,對於這樣的人,是不需要詢問任何理由,反而更要把他(她)當成一般客人對待與服務,讓他不會因為有被差別對待而感到羞愧或是不敢來使用。
剛好,我今天用餐的餐廳,牆上就貼著目前已經累積多少份不具名客戶認購的「待用餐」,歡迎有需要的人隨時來取用的海報告示。對比著電視新聞中那群看來光鮮亮麗,結果反而去耍小聰明占店家便宜吃「霸王餐」的人來看,人心層次的差距,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啊。
(作者:張季民)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