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感悟健康先科新觉

寨卡病毒疫情拉警報!

馬佑鈞

2016年7月24日

AA

馬佑鈞

2016年7月24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7月24日

馬佑鈞

2016年7月24日

馬佑鈞

【新三才記者 馬佑鈞 首發編譯】去年開始從巴西大爆發並散播至其他美洲國家的寨卡疫情引起了全球公共衛生界的積極關注。

這裡有幾個本次疫情相關要點:

寨卡是通過被感染的雌性蚊子叮咬傳播到人,病媒主要是埃及斑蚊,就是傳播登革熱,屈公病和黃熱病的媒介。泛美衛生組織(PAHO)表示,斑蚊在除了加拿大和智利的所有所有美洲國家中都可被發現,而病毒將有可能達到所有可以找到斑蚊的國家和地區。

沒有治療或疫苗可對應寨卡感染。公司和科學家們都在競相開發一種安全有效的寨卡疫苗,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表示,將至少需要18個月才能開始大規模可能預防性投藥臨床試驗。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得出的結論是孕婦感染寨卡病毒是出生小頭症等嚴重腦畸形嬰兒的原因。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現在的因果關係已經確立,一些重要的問題仍然必須被研究,可能需要數年回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寨卡會導致嬰兒出生有小頭畸形,因為異常頭小,可能導致發育問題。此外,該機構表示,它可能會導致格林 - 巴利綜合徵,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導致癱瘓。寨卡造成損害的確鑿證據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的研究才能被找出。

巴西報告了小頭畸形的確診病例數超過1600例,在調查下的被懷疑個案數下降至3,257。哥倫比亞證實與寨卡相關的小頭畸形有兩例。從二月直到4月2日,巴西登記91387例寨卡病毒的可能感染。目前在巴西的研究表明最大的小頭畸形風險與感染有關在懷孕的頭三個月裡,但衛生官員警告的影響可能會在以後的幾個星期中看到。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羊水,胎盤和胎兒腦組織有寨卡病毒的證據。

感染寨卡的人可能有輕度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疼痛和疲勞,可以持續兩到七天。但多達80%的感染者從未出現症狀。症狀類似於登革熱或屈公病,這也是由相同類型蚊子的傳輸的疾病。努力控制病毒散播的重點手段在於清除蚊子滋生地點,並採取對蚊子叮咬的預防措施,如使用驅蚊劑和蚊帳。美國和國際衛生官員建議孕婦避免前往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他們可能會受到茲卡感染。性傳播的病例也有報導,促使衛生官員告知使用避孕套,或避免性交,防止性伴侶之間的感染。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預防中心(CDC)資料,目前寨卡疫情報告至少有50個國家或地區,大多在美洲。巴西一直是受影響最嚴重國家。 (1.usa.gov/1ovAJyh)

截至2016年7月16日為止美國CDC提供之寨卡病毒流行區域

非洲(1):佛得角

美洲(41):安圭拉,阿根廷,阿魯巴,巴巴多斯,伯利茲,玻利維亞,博內爾島,巴西,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波多黎各,聖巴泰勒米,聖盧西亞,聖馬丁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尤斯特歇斯島,聖馬丁島,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屬維爾京群島和委內瑞拉

大洋洲/太平洋群島(8):美屬薩摩亞,斐濟,科斯雷,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新喀裡多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湯加。

寨卡病毒被發現在大型蚊子群聚的熱帶環境中。寨卡的暴發已被記錄在非洲,美洲,南亞和西太平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該病毒首先在烏干達確認在獼猴於1947年和在第一次首次發現在人於1952年的烏干達和坦桑尼亞。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性傳播是“比較普遍”,並已建議孕婦不要前往有寨卡病毒的持續流行地區。它還建議在流行地區的婦女延後懷孕。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調查可能的十幾例性傳播。所有病例涉及從男人到其性伴侶的性傳染。

世衛組織還確定寨卡可能通過性傳播引起的感染的案例在阿根廷,智利,法國,意大利和新西蘭。英國衛生官員報告茲卡病毒是在一個男人的精液被發現於個案被感染了兩個月,提示在感染的症狀消失以後,精液中的病毒可能會持續很久。PAHO所述寨卡可以通過血液傳染,但是這是一種罕見的傳染途徑。目前還沒有證據可以支持寨卡通過母乳傳染給嬰兒。寨卡也與其它神經病症,包括嚴重的腦和脊髓的感染相關聯。寨卡感染的長期健康效應目前還不清楚。其他不確定性圍繞著病毒的潛伏期和寨卡如何與由蚊子傳播的其他病毒,如與登革熱病毒的交互作用。

(责任编辑:馬佑鈞)

(文章来源:路透社Factbox: Why the Zika virus is causing alarm)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