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传统中国文化道德

讀《古文觀止》有感:封建之美,在於「德」

姜啟明

2017年9月5日

AA

姜啟明

2017年9月5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7年9月5日

姜啟明

2017年9月5日

姜啟明

【新三才首發】古代的封建制度比現代落後嗎?周朝有位周穆王,想出兵征討蠻夷的犬戎,結果一位大臣祭公謀父勸周穆王要以德行來感化,而不是靠武力征伐蠻夷。

這篇文章就是「祭公諫征犬戎」。祭公除引述了先王的教誨說「耀德不觀兵」,以及周公也明訓要以德廣被華夏,更具體說明先王所制訂下來的封建制度,天子如何一層一層管理到最外圍的蠻夷之邦,鉅細靡遺,論述清晰,讓後人得以一窺封建制度設計的原理。

首先,是天子直接管轄的地區,叫做王畿,王畿之內叫做甸服,要負責供應每天祭祖(父親、祖父)所需;接著外圍五百里是侯服,負責供應每月祭祀高祖、曾祖所需;再外圍的地方是賓服,要供應每季祭祀遠祖所需;之外的蠻夷之地是要服,負責供應年終祭祀所需;然後才是戎狄之地的荒服,只需要在新君王即位或天子登基的時候來朝見即可。所以層層有不同的要求與規範,也都在這些地區能負擔的範圍之內,因此天下可以治理得很妥當。

然後,如果上述的封建規範,有人不能遵守執行的,天子要先自我檢討,反省是否有不當的地方,檢查所頒布的號令、法典,以及所規定的貢品數量是否不當,以及修治文德等等。再不來進貢的話,才是修正刑罰,進而予以攻伐或征討。但即使這樣,對於最外圍的蠻夷與戎狄,如果不服從的話,也不會勞師動眾遠征,而是予以譴責及曉諭警告即可。即使譴責及曉諭無效,也不出兵,而是更進一步來修飭自己的德性,以德來感化遠近諸侯。

由此看來,周穆王要出兵征討犬戎,真的是有違先王的制度,也沒做到以德服人的要求。況且,周穆王征討犬戎的理由,竟然是因為犬戎沒有每季進貢(原本對賓服的要求,而非對犬戎這樣的荒服)。在師出無名、不以德優先的情況下,周穆王仍不聽祭公的勸諫一意孤行,最後大軍遠征的結果,只得到四匹白狼、四隻白鹿的「戰果」,然而之後這些荒服再也不來朝見周天子了,周朝的威勢也自此淪喪。

其實,封建制度之美,並非在其制度本身的法理,而是在執政者本身的德行上,以及要求執政者遇到不符規範者先自省修德的理念上。如此一來,整體制度就可完善的運作。其實,當代的政治制度雖然已經走向民主,但對執政者來說,這樣的重德與內省要求,如今看來,仍然是非常適用的啊。

(作者:張季民)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