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世界之窗环球风情

這個國家只有8000萬人口,卻誕生了2300個世界名牌!

張均威

2016年9月17日

AA

張均威

2016年9月17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9月17日

張均威

2016年9月17日

張均威

是的,你猜的沒錯!這個讓人驚艷的國度就是德國。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在很多人看來,德國戰後之所以能崛起,與他們“嚴謹”、“勤奮”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們通常認為,德國這種高素質的民族性格,則得益於對教育的重視。

有人說,德國的強大,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就決定了。在德國,中小學教師的職業你若想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要花上數年的時間來準備心理學、教育學考試,尤其是難度最大的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德國的制度設置又基本杜絕了“走後門”的陋習,單純的德國人要想成為中小學教師,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

另外,德國人民具有非常普遍的文明教育意識。

在中國,沒有誰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禮貌,但是所有人都會討厭你的孩子。——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禮儀之邦的俗語是“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跟一個德國朋友出去,路過郊區的一條小河,看到一個小孩在釣魚,旁邊卻放著兩根釣竿,德國朋友不高興地走過去,問道:“怎麼有兩根釣竿?”(德國規定釣魚一個人只能用一根釣竿)

小孩回答說:“跟同學一起來的,他上洗手間了。”(果然不一會,上洗手間的孩子回來了)

德國朋友繼續問道:“有執照嗎?”(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執照的)

兩個小孩趕緊掏出執照:“有呢,你看。”

“帶尺子了嗎?”德國朋友又問道(德國規定釣魚要有尺子,釣上來的魚不到規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帶了帶了。”兩個孩又連忙掏出尺子來。

“哦。”於是德國朋友就走開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為什麼要管那麼多,“那兩個是你家親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認識他們。”

“什麼?不認識?怎麼可能呢?那人家幹嘛要聽你管教?”

“呵。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我們每個德國人都有責任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德國朋友淡淡地說著。

正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责任编辑:文恩)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