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史海鈎沉故國回首

南美洲智利 老照片(組圖)

汪水

2016年9月24日

AA

汪水

2016年9月24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9月24日

汪水

2016年9月24日

汪水

【新三才編譯首發】(文/夏宇)智利(Chile)南北長4,300多公里(橫跨38個緯度),東西平均寬度卻只有200公里,是全世界國土最狹長的國家之一。

智利北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達以前,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自16世紀起西班牙人開始征服智利(1541年聖地牙哥建城)。南方則到19世紀中才成為智利的一部分。1818年智利宣布獨立,首都為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hile),也是智利最大的城市。

  智利,聖地亞哥:往東北方向遙望。背景近處為布蘭科山(Cerro Blanco),遠處為安第斯(Andes)山脈。攝於1864年。

  智利,聖地亞哥,聖露西亞山(Cerro Santa Lucía):位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市中心的一個小山丘,原為一座1500萬年的死火山,海拔629米。1816-1820年間,西班牙征服者在此山的南北面各建了一座堡壘,作為瞭望點。此圖攝於1900-1901年間。

  智利,聖地亞哥,市政區(Barrio Cívico):此鳥瞰圖中上方為布蘭科山(Cerro Blanco),圖中下大草坪前方為莫內達宮(La Moneda Palace),圖最下方大馬路為阿拉米達(La Alameda)。攝於1932年。

  智利,聖地亞哥,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此為聖地亞哥市的心臟地帶,也是該市方格網初始布局的核心。上圖為當年之法國大飯店(Gran Hotel de Francia),今名為Portal Fernández Concha。攝於1890年。

  智利,聖地亞哥,阿拉米達(La Alameda):全名為阿拉米達德拉斯亞斯(Alameda de las Delicias),為聖地亞哥市的一條主要幹道,原為乾涸之河床,智利獨立之後闢建為大道,以智利開國元勛而命名為貝爾納多•奧希金斯將軍大道(Avenida Libertador General Bernardo O'Higgins)。此大道上之紀念碑,都是智利史上的軍事英雄塑像。攝於1928年。

  智利,聖地亞哥,阿拉米達(大道):圖左前方有空地之建築為聖盧西亞電影院(Cinerama Santa Lucía),其右為教堂(la iglesia Santa Rosa de Lima)與附屬醫院,以上的這些建物皆已拆除。圖右為至今尚存的聖地亞哥主教教堂。攝於1940年。

  智利,從聖地亞哥主教教堂(Iglesia San Francisco)的鐘樓,眺望阿拉米達(大道)。圖右之白色建築為莫內達宮(Palacio de La Moneda),今之總統府。攝於1860年。

  智利,聖地亞哥,阿拉米達(大道):圖右為聖地亞哥主教教堂(Iglesia San Francisco)。攝於1935年。

  智利,聖地亞哥,阿拉米達(大道):露天挖路,為建造地鐵。攝於1973年。

  智利,聖地亞哥,拉斯孔德斯區(Las Condes),多明尼加教堂(Iglesia de Los Dominicos):今名為維森特費雷爾教堂(San Vicente Ferrer)。圖中,教堂面對的大馬路,即今之阿波金多大道(Avda. Apoquindo)。攝於1924年。

  智利,聖地亞哥,孔查卡柔特宮(Palacio Concha-Cazotte):舊名為迪亞茲加納宮(Palacio Díaz Gana),始建於1875年,業主為迪亞茲加納(José Díaz Gana),係當時聖地亞哥最豪華的宮殿建築。由於家道中落,於1930年拆除脫售。舊址今為巴里奧干露酒莊(Barrio Concha y Toro)。攝於1883年。

  智利,聖地亞哥,高爾夫區(Sector El Golf):今日之金融區,昔日風景如郊區。圖之近處第一條街道為列斯科總統大道(Av. Presidente Riesco)。稍往後,為CCU的舊工廠,即今之科斯塔内拉中心廣場(Mall Costanera Center)。攝於1940年。

  智利,聖地亞哥,聖克里斯托瓦山(Cerro San Cristóbal)山上,聖母雕像(Virgen de la Inmaculada Concepción)。攝於1908年。

  智利,聖地亞哥:從聖克里斯托瓦山(Cerro San Cristóbal)山上俯視聖地亞哥。圓形的是巴克達諾廣場(Plaza Baquedano),背後的高樓是Turri酒店(Edificios Turri),旁邊是正在拆除的皮爾克火車站(Estación Pirque)現址今為布斯塔曼特公園(Parque Bustamante)。攝於1935年。

  智利,瓦爾帕萊索,普拉特(Prat):特點為許多房子都沿著海岸線搭建。攝於1864年。

  智利,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蒙哈斯升降梯(Ascensor Monjas):瓦爾帕萊索位於聖地亞哥西北112公里處,智利國會設於此,是南太平洋重要的海港之一。圖左為登上蒙哈斯山(Cerro Monjas)的蒙哈斯升降梯,始建於1912年。此照片攝於1916年。

  智利,瓦爾帕萊索,客運碼頭:圖右為海事局(Gobernación Marítima)的大樓。攝於1864年。

  智利,瓦爾帕萊索,獨立廣場(Plaza de la Intendencia):今名為索托馬約爾廣場(Plaza Sotomayor)。攝於1888年。

  智利,湖(Los Lagos)大區,安庫德(Ancud):此教堂在1960年的大地震時已經受損,後來還花了大筆的預算和時間,用炸藥才拆除完畢。攝於1905年。

  智利,比奧比奧(Bío-Bío)大區,康塞普西翁(Concepción)市,康塞普西翁教堂(Catedral de Concepción):位於獨立廣場(Plaza de la Independencia)前,於1939年大地震中嚴重受損。攝於1939年。

  智利,康塞普西翁市:1939年大地震後,中人正在拆除受損的智利銀行(Banco de Chile)。攝於1939年。

  智利,奇廉(Chillán)鎮,市集:展售各種農產品。攝於1906年。

  智利,科金博(Coquimbo)大區,Aldunate街上:燒煤的火車頭冒著黑煙,從市區裡的街道中穿過,這在當年是不足為奇的。在安託法加斯塔(Antofagasta)市也是一樣的情景。攝於1940年。

  智利,伊基克(Iquique),雷洛鐘樓(Torre del Reloj):位於伊基克的阿图罗普拉特廣場(Plaza Arturo Prat)。攝於1910年。

  智利,普孔(Pucón),普孔酒店(El Hotel Pucón):還未成為旅遊聖地之前的原貌。攝於1941年。

  智利,蓬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加梅羅廣場(Plaza Muñoz Gamero):航拍照片,廣場的右邊(西方)為耶穌聖心大教堂(Catedral del Sagrado Corazón de Jesús)。圖片下方(北方)為今之薩拉布朗宮(Palacio de Sara Braun)與何塞諾蓋拉酒店(Hotel José Nogueira)。攝於1930年。

  智利,雷涅卡(Reñaca)鎮,葡萄園路(Camino Viña):今天是度假勝地的雷涅卡,在90年前 這裡還都是一片沙丘。攝於1920年。

  智利,蘇埃爾採礦營地(Sewell):位於聖地亞哥東南郊區40公里外的安地斯山區,海拔2000米,營地沒有街道,只有階梯,最高峰時礦工居民達1,5000人。這裡是世界最大的銅礦開採區。今名列世界遺產之一。攝於1930年。

  智利,復活節島(Rano Raraku; 英譯 Easter Island):一個男孩坐在一座古代火山口附近的山坡上。攝於1946年。

 

出處︰amosantiago網站
責任編輯︰汪水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