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科学探索生命奥秘

揭密樹葉邊緣為何幾乎都是鋸齒狀

張均威

2016年11月28日

AA

張均威

2016年11月28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11月28日

張均威

2016年11月28日

張均威

大家觀察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植物的葉片邊緣都呈現出鋸齒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日本科學家對此展開研究,並在近日發表了相關成果。來自日本名古屋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他們透過使用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實驗發現了讓各種植物葉片邊緣表現出鋸齒狀的關鍵物質。該研究小組透過使用基因重組技術,經過一系列對比實驗,追蹤確認如果沒有名為“EPFL2”的遺傳基因,擬南芥的葉片邊緣就不會呈鋸齒狀。

研究團隊發現了讓各種植物葉片邊緣表現出鋸齒狀的關鍵物質。

也就是說,“EPFL2”遺傳基因對植物葉片邊緣的鋸齒狀性狀表達起到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稱,這種物質的分子結構比較簡單,可以透過人工方式合成。據稱,該研究成果可用於新型藥劑的研發,幫助人們輕鬆培育出各種形狀的觀賞植物。

EPFL2遺傳基因對植物葉片邊緣的鋸齒狀性狀起到關鍵作用。(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資料顯示,擬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屬於十字花科植株,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其基因組大約為12500萬鹼基對和5對染色體。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