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教育星空阿信绿苑

飞羽乐园〈52〉─绣眼画眉〈图、音〉

Administrator

2011年9月10日

AA

Administrator

2011年9月10日

0
0
0
AA

124 阅读

0
0
0
0
0
0
AA

2011年9月10日

Administrator

124 阅读
124 阅读

2011年9月10日

Administrator

124 阅读

{mp3}Song/eyebrow{/mp3}

【新三才首发】*前文:
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有点像麻雀,但牠圆圆的黑眼睛被鲜明的白眼线特别描的神采奕奕,原住民传说中的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擅鸣的牠超爱唱歌,动作活泼可爱,往往鸟未到,声先到,是一隻圆滚滚的可爱小鸟,名叫~绣眼画眉。

见到绣眼画眉的场景,会先听到吵嘈的叽喳声,接着几十隻群聚飞来,远远看到每隻都有一双白色大眼圈,这就是「大目仔(台语)」来了!绣眼画眉也叫「大目框(台语)」,乡土名称相当传神。至於与牠有很深渊源的台湾原住民叫牠「希利克」,赋予牠崇高地位,是许多部族用来占卜的「灵鸟」,至今仍有传说。而身为台湾特有亚种的牠,真正的别名是「灰眶雀眉」。

*特殊长相︰

绣眼画眉是画眉亚科,台湾特有亚种,也是普遍的留鸟。牠身长十三公分,周身羽色黯淡,在大自然中具有保护色;褐色的身躯上有颗灰色的大头,头顶至颈的整个脸部都是鼠灰色的,唯有那对白色「眼环」,像刺绣般鲜明的框在眼上,成为辨识特征。

细看绣眼画眉有一些特色,例如牠嘴细,略微下弯(这是爱吃虫的特征),头部两侧(也就是脸部上方)各有一道黑褐色纵线,让牠的五官立体化,自然营造出长眉飞舞、眼眶深邃的妆容。此外,牠们雌雄同色,腹部中央浅黄褐色,是山林中极为普遍的野鸟。

*多变鸣声︰

爱唱歌的牠们鸣声多样,尤其是繁殖期间更是婉转悦耳,秋冬一到则开始沉潜,变得少叫。研究绣眼画眉叫声所代表的意义,过去有专人胜任,因为牠们是排湾族、泰雅族、布农族、太鲁阁族、邹族…等原住民族预测吉凶的「鸟占」,所以牠们的叫声次数及发音位置都很重要,都是上天启示人们的线索!

喜欢成群活动的牠们吱喳不停,如果一改婉转而突然发出急促、粗哑、响亮的「唧、唧、唧…」,那就是有危险靠近的警戒音;平常则听牠们发出「唧啾、唧啾、唧‧唧‧唧‧唧」的鸣声,轻快好听。

*「灰眶雀眉」︰

又叫灰眶雀眉的牠由平地出没到海拔2700公尺的(中、低海拔)山林,数量多、分布广,栖息范围大。适应力强的牠们自草丛底层至树林上层都可以活动,尤其喜欢和其它种类的画眉集群觅食、群居生活,无明显的领域行为。长幼有序的牠们每群有一「队长」,牠觅食或洗澡都可优先,但要负责警戒,要是树梢上大哥一叫,所有的鸟儿便会一起飞走,十分训练有素。

还有拍摄牠们宜先定好焦距,否则他们一个定点停不到一秒钟就跳开,再手动对焦绝对来不及!杂食性的牠们不挑食,但交配期会明显喜欢吃荤(昆虫),平时喜欢吃素(种子、果实),食性会有季节性变化,很是有趣!

*原民灵鸟︰

说到牠们会成为预告吉凶的灵鸟,并且普遍存在本岛原民文化中(兰屿达悟族则没有),其实是有一个故事的;相传远古时期,人类和飞禽能相互沟通,为了要替人类部族寻求消灾除厄的方法,飞禽走兽用搬运山顶上的巨岩,来考验谁能胜出,谁就成为订立原民族规以及社会规範的根源。

没想到在飞禽走兽一一淘汰后,没错,最後胜出的就是毫不起眼的「绣眼画眉」!因为牠展现了这样的「灵力」,因此泰雅族称这种鸟名为「希利克」,邹族一些地名以鸟命名,排湾族也认为祖灵会透过牠们来告诫危险…;从此之後,许多部族无论是结婚、订盟、出门打猎、耕种播种,必要先听绣眼画眉叫声,观察牠飞行的方向,在出发前了解状况,等到好兆头,才能执行计划。

*繁殖育雏︰

绣眼画眉在每年冷锋过後的三月份开始准备繁殖,繁殖期很长,足有半年之久,尤其四到七月间积极求偶,并以五、六月为生殖高峰。牠们疑似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筑巢、孵卵、育雏、和照顾离巢幼鸟。通常要花3~4天筑巢,藏匿在隐密的角落,或在灌丛或在离地约二公尺的树枝上,以一层又一层的芒草、乾草、树皮及苔藓、蜘蛛丝,绕成精緻且小巧的「杯形巢」。

之後下蛋,每巢会有2~4个蛋,白椭圆的蛋上有紫红色与灰褐色的斑点,连孵12~14天「破壳而出」,之後亲鸟还要孵雏4~6天,到第9天才能离巢,幼鸟离巢後也要照看,必须经过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才能讓牠們独立生活。所以下次经过野地,不妨仔细聆听牠们的叫声,聽音辨位,看看您是不是吉事将临?


【转载请注明:新三才网】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