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传统中国以史为鉴

管窥19世纪的中国

白丁

2024年5月15日

AA
英国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启动了一个新专案,要尝试了解生活在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的个人的经历,其中包括导致至少2,000万人死亡的内战以及鸦片战争。

白丁

2024年5月15日

0
0
0
AA
英国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启动了一个新专案,要尝试了解生活在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的个人的经历,其中包括导致至少2,000万人死亡的内战以及鸦片战争。

0
0
0
0
0
0
AA

2024年5月15日

白丁

2024年5月15日

白丁

【新三才编译首发】4年前,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和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启动了一个新专案,涉及14个国家100多名学者的网路。其目的是尝试了解生活在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的个人的经历,其中包括导致至少2,000万人死亡的内战以及鸦片战争。

在这些事件的阴影下,隐藏着宫廷、军队、艺术家、蓬勃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和全球舞台上杰出人物的故事,以下就是当时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物品和绘画,曾在大英博物馆中展出。

△ 羊皮纸上的彩色书法。北京,1806年。

1796年,清朝统治了全人类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是世界历史上最繁荣的帝国之一。到1912年,它崩溃了,结束了大约2000年的王朝统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中华民国。当时,满清王朝受到内部起义和外国入侵的挑战。尽管如此,19世纪仍然是一个文化创造力非凡、政治、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时代。

△ 带有蝴蝶图案的女性红色长袍。 1895-1911年。

1796年至1912年间,满清政府有6位皇帝先后在位,其中3位是成人即位,之后是3位孩子即位,由慈禧太后摄政。随着满族皇室越来越多地采用汉族文化,宫廷人物的形象发生巨大的变化。上图这件红袍绣有数十只代表幸福的蝴蝶、祝愿长寿的金色大字,以及寓意春天的梅花边框。

△ 太平天国战斗场面,色彩缤纷的绘图。

满清王朝末期,战事频发,包括白莲教起义(1774-1805)、新疆战争(1820年代和1860年代)、太平天国内战(1850-64)。此外,国际帝国主义带来了鸦片战争(1840-42年和1856-60年)、中法战争(1884-85年)、中日战争(1894-95年)和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 。动荡的局势加深了紧张局势、种族疏远和资源冲突。 1912年爆发的民间起义,结束了帝制时代。上图描绘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最终胜利。太平天国是一个在南京建都,并试图推翻满清的基督教团体。

△ 妇女们看着窗外的秋景。任熊(约1823–1857)绘。

尽管满清帝国在1800年代面临着来自战争的巨大压力,但山水画、扇子画和书画专辑显示,艺术传统并没有随之衰落,而是与更「现代」的艺术并存。平版印刷等西方新技术,仍然受到传统木版设计艺术家,以及沿海城市新杂志与报纸的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家在展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次与公众分享精美的物品。此次展览的非凡创作中,还包括著名艺术家任熊的画作(上图)。

△ 精致的蓝色妇女头饰。 1800-1900年,中国。

到1850年代,中国人口达到惊人的4.5亿,但平均寿命只有40岁。为了逃离地方的冲突和寻找工作,许多人迁移到城市——上海等国际化中心出现了。虽然许多人的生活极其困难,但有些人却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妇女多半不被官方列入记录,除非她们因丈夫或儿子的行为而出名。然而,仍有很多东西幸存下来,帮助我们重新想像当时女性生活的世界。例如上图,这款发带饰有珍珠、半宝石和亮蓝色翠鸟羽毛镶嵌的点翠。

△ 草笠、蓑衣和竹篓。中国,1800-60年。

代表数百万不富裕的人是一项挑战,因为幸存下来的人太少了。几个世纪以来,农村农民和渔民一直穿着这种防水蓑衣,戴着这种草笠。在城市的搬运工、街道清洁工和劳工在内的穷人,也穿着这种服装来抵御恶劣天气。蓑衣存在着地区差异,主要取决于当地可用的植物。在南方,人们使用棕榈叶或椰子纤维,在北方就用大米或小米代替。蓑衣是通过折叠多层稻草或树叶,然后用稻草线,将它们缝合到上层而制成的。

△ 带有花卉图案的扇子。广州,1800-40年。

直到1840年代,广州是中国唯一开放国际贸易、且外国人可以居住的地方。广州商人获准与欧洲、美洲、日本、俄罗斯、南亚的商人和东南亚的侨民交往。

△ 闪亮的银色打孔套装。上海,1905 年。

不平等的《南京条约》(1842年)的签署,导致更多的港口被强行开放、对外贸易。现代技术和运输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力和新邮政系统等发明,改变了人们工作和交流的方式。印刷媒体和外国书籍的翻译,提供了通过旅行、工业和教育,开启聊解世界的视窗。

(作者:Jessica Harrison-Hall)

(文章来源:britishmuseum网站)

(编译:白丁)

(责任编辑:姜启明)

(文章来源:新三才编译首发)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传统中国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