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文学艺术古典名作

郑板桥的气节

林雨

2025年9月29日

AA
从更高的层次看,人活在世上,往往被视为一场修行。能够在逆境中不忘初心,怀抱慈悲心去关怀他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林雨

2025年9月29日

0
0
0
AA
从更高的层次看,人活在世上,往往被视为一场修行。能够在逆境中不忘初心,怀抱慈悲心去关怀他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0
0
0
0
0
0
AA

2025年9月29日

林雨

2025年9月29日

林雨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兼诗人郑板桥,以画竹闻名天下。他不仅擅画竹,诗文中也常以竹为题材。竹之高洁坚贞,正契合他一生傲骨与清正的品格。竹子的气节,正是郑板桥所推崇与自我写照的精神象征。

《竹石》——自励不改的初心

《竹石》是郑板桥用来自勉的名作: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将竹子紧紧扎根于青山的形象比拟为人坚持信念、不改志节。“青山”象征真理或正念,“破岩”则暗喻乱世的艰险环境。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更将竹子历经风吹雨打而不折的品格,转化为对人格操守的颂扬。面对世事变幻、外界冲击,若能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独立,方显真正的坚韧。

这首诗,不仅是郑板桥的自我写照,也成为后人砥砺品行的座右铭。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为民请命的胸怀

郑板桥身为潍县县令,心怀百姓疾苦。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他写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本是夜听竹声,却联想到百姓的哀叹与苦难。竹叶摇曳之声,在他耳中化作了民生疾苦的诉说。作为一名小小县令,他却能“一枝一叶总关情”,将百姓冷暖挂在心头。

在清代,流传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反映出官场贪腐之风。然而郑板桥却能一心为民,成为清官的楷模。他的为官之道,不是自我私利,而是以仁心关怀黎庶。

若说《竹石》彰显的是郑板桥在乱世中坚守初心、不改节操的决心,那么《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则体现了这份初心的实践:爱民如子。两首诗前后呼应,既展现了他的气节,也表现了他作为父母官的仁爱。

从更高的层次看,人活在世上,往往被视为一场修行。能够在逆境中不忘初心,怀抱慈悲心去关怀他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竹有节而不屈,虚心而挺立。郑板桥以竹明志,既展现了不改初心的气节,又实践了爱民如子的情怀。正如竹子在风雨中依旧挺立,人也应坚守真理,珍惜初心,才能在红尘中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书法, 郑板桥,竹子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