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别解”?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句话共十个字,出自《论语》阳货二十五章。全文是:“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之则怨。’”
孔圣人把女子与卑鄙小人归为了一类,贬斥之意,明明白白。
本文拿出这十个字来,作一番别样的解释,赋予它全新的涵义,故称“别解”。“别解”有一定难度,我知难而上,逐字推敲。
释“小人”
《论语》中“小人”一词有确切的界定。作为“君子”的反义词,它特指品行卑劣之辈。在“论语”之外的普通汉语中,能够为“小人”找到什么别的解释吗?能够。它还有另外一个反义词,叫做“大人”,也就是成年人,因此“小人”可以解释为小孩儿,江浙一带有些地方方言还真把小孩儿叫做“小人”;此外,“大人”也指当官的一类大人物,例如“知府大人”、“巡按大人”、“包大人”、“狄大人”等等,因而“小人”指的便是不为官的平民百姓,包括山野村夫、市井小民等等。总之,在普通汉语中,“小人”可以指小孩儿或平民百姓。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比较看重直觉,放任性情,类似小孩儿;女人也比较淡泊名利,不在乎什么有出息还是没出息,用林妹妹的话来说:“我为的是我的心”,更接近于平民百姓。如此看来,把“女子”与“小人”这两个词捆绑在一起,便十分恰当,并非侮辱女子。
释“难养”
再看“难养”的“养”字。它可以与别的字搭配在一起构成许多不同的词,例如赡养、饲养、喂养等等,都有养活的意思。但是比起男子与大人来,女子与小人更加皮实,平均寿命也更长,倒是不难养活。
“养“的另外一些搭配有培养、教养、驯养等等,都有驯化的意思,原指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畜家禽。鸡、鸭、鹅、猪、狗、猫、马、牛、羊等等便是家畜家禽,由比较容易驯化的野生动物驯化而来。它们的祖先本来生活在山林、原野、湖泽、草地,每天都要自己去觅食,很可能饥一顿、饱一顿,还要面对天敌的追杀和雨雪风霜的威逼。自从被人类驯化,一日三餐便有了着落,鸡食、猫食、狗食以及各种草料准时送到嘴边,还有鸡舍、狗窝、猪圈、牛棚之类建筑物遮风避雨,真正是个安乐窝。美中不足的是,总要对主人有所回报,或许充当鹰犬帮助猎杀野味,或许去做推磨、拉犁、负重之类的苦役,至少也要成为憨态可掬、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的宠物,更惨的是到时候就被送进屠宰场,变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也有些物类秉性刚烈,情形便有所不同。我见过一只小麻雀,它被人逮住关进鸟笼,里面放了两个小罐儿,分别装着小米儿和水。可是小麻雀不吃也不喝,不停地尖叫着撞鸟笼子。哪里撞得出去?两三天就死了。真傻,把小命儿丢了。可它并不是一无所获。小麻雀之死多么美丽啊。它高贵的雀灵终于冲出鸟笼,飞上自由的蓝天,翱翔于宇宙太空。也避免了子子孙孙们世世代代被囚禁在牢笼里,任人役使,任人摆弄,连基因都被改来改去,成了些“没种”的东西。人们于是说,小麻雀“难得驯化”或“难得驯养”。
于是,可以对《论语》中那个着名的命题做出这样的一番解释:那其实是说女子与小人像小麻雀一样刚烈,一样“难得驯养”。古人在竹简上书写,惜字如金,所以简写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个命题还可以对称地等价表述为“唯男子与大人为好养也”。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跟小麻雀似的死心眼儿,他们必须立志干一番事业,当个人上之人的大人,当了大人之后,更要兢兢业业争取当更大的大人,至少要诚惶诚恐努力保住已有的位置,免得掉进小人队伍中去。这样,他们便不得不低首敛容、唯唯诺诺、察言观色、揣摩心意。必要时还得有本事把思维的逻辑和眼见的事实通通扔到一边去,硬是要看出来光腚的皇上穿了漂亮衣服。当然,他们可能得到十分丰厚的回报,却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危险:撒过什么谎有时自己也记不清楚,头一天说那衣服上绣的是金色牡丹,第二天记成了银色芍药,就犯了
欺君之罪,后果便不堪设想。
女子与小人的情形却不相同。老天爷赋予女性生养万物的使命,小人要吃饭穿衣过日子,这些都是要动真格儿的事情,所以她们必须直接与生命对话,掺不得半点儿虚的假的。于是养成了求真的品格,硬是只看得出光腚的皇上光着腚。这就是所谓“难养”。于是常常得不着好果子吃,甚至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可只要还有一口气,女子与小人九死不悔,照旧“难养”。
用性别和身份来判断一个人好养还是难养,的确目光如电。不过应用到具体人身上的时候,还需要参考他(或她)的心性。例如薛宝钗身为女子,但满脑子功名仕途,便也好养,因为她巾帼不让须眉,精神上和男子与大人同类;相反地,也有些男子汉大丈夫虽然身居要职,地位显赫,却也为所当为,义无反顾,全然不拿自己高贵的身份当回子事儿,大不了去当平民百姓,再大不了去步那以身殉灵的小麻雀的后尘,落一个死而无憾。这样的男子与大人便也难养,因为他们精神上和女子与小人同类。
“好养”与“难养”,这是两种不同的精神与品格。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对每一个个人而言,其实无所谓,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说不上什么好坏优劣。对于社会、国家和民族,却是另外一回事。歌德名着“浮士德”全书最后一句是:“永恒的女性,领导我们走”。这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了女子(即小人)精神,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大地才呈现勃勃生机。今天我们要提高全民素质,创造先进文化,让每个中国人都活得像个人样儿,就不得不大力提倡女子与小人的难养精神。
再说一遍:永恒的女性,领导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