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新三才讯】如果人民币变成了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就必须在制度上做出选择,要不就是学美国,允许外资对国债自由买卖,或者学习韩国,禁止外资购买。如果中国选择后者,人民币将无法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如果选择前者,人民币就有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潜力,不过如果一旦全球其它国家想要更多增长时,这个选择又会迫使中国被迫在高债务和高失业率之间做出选择。国际问题分析员方寸间认为,所以中国逃不出美元的游戏黑洞,世界各国也都只能越陷越深直至被美元蚕食。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去年只是喊“狼来了”,而今年是“狼真来了”,强势美元回归给世界国家带来了一场大地震,没有做好防震准备的国家则面临着生死考验。汇丰首席全球经济学家Stephen King列举出2015年十大外部风险,他指出,“美元严重升值”是一大威胁。
油价从115美元跌到57美元,其实不是油价暴跌,而是美元升值了一倍。如果过去是100美元=1000卢布=1桶油,那么现在则是50美元=1桶油=1000卢布。美元升值了一倍,卢布如果保持固定汇率不动,则等于贬值一倍。因为你过去100美元=1000卢布=1桶油,现在100美元=2桶油,而你保持固定汇率的话,你1000卢布也只能买一桶油。意味着100美元=2000卢布=2桶油,卢布相对于美元贬值了一倍。
自媒体评论人士龙凯锋表示,这就是美元升值,油价暴跌,卢布贬值的奥秘所在。所以,美元升值,则世界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无论是资源性商品,还是制造业商品,都将价格暴跌。美元升值一倍,价格暴跌一倍,这就是美元的杀手锏。
有人可能会问,凭什么美元随意升值和贬值?这话问得好。二战后的世界贸易体系是美国人建立的,这个体系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当然也包括联合国。
如果要参与国际贸易,那么就必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接受美元作为唯一合法的结算货币这个规定和要求,必须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你货币汇率和储备的监管,否则,就被孤立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这个就是美国人设计的游戏规则。
自今年3月以来,俄罗斯卢布对美元和欧元汇率一路下滑,卢布第一个被美元贴上“经济炮灰”的标签。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卢布对美元汇率累计贬值39.31%,对欧元汇率则下跌约32%,而上一次卢布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贬值要追溯到16年前。
国际清算银行货币与经济部门主管Claudio Borio在其季度评论中警告称,强势美元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如果美元继续攀升,由于债务杠杆提高,可能使货币量和未来的实际资金不匹配,一旦美国的利率政策正常化之后,财务紧张状况只能继续恶化。”
此前公布的美国就业报告向好进一步加强了美联储在2015年中期之前开始首次加息的预期,这使美元创出12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周一(12月8日)美元指数继续攀升,试探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人设计的游戏规则就意味着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都用美元定价。美元说石油是100美元=1桶,那就是100美元=1桶;说50美元=1桶,就是50美元=1桶。什么需求啊,什么走势啊,什么理论分析啊,都是糊弄人的。
世界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定价,就是美国人说了算,除非你不参与国际贸易。而这个基础,在于G7的支持。因为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就是G7,G7的国际贸易占世界国际贸易的大部分,这些国家支持美元,所以才成就了美国的霸权和辉煌。
G7集团即老牌的富裕国家美、加、日、德、法、英、意。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份会议,直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正式成为G8。
不过,3月18日,克里米亚正式宣布正式加入俄罗斯联邦。3月25日,G7集团继抵制俄罗斯索契G8峰会之后,正式决定将俄罗斯“开除出”G8集团。各国领导人同意6月在比利时首度布鲁塞尔举行七国集团(G7)峰会。
至于G7之间有什么内部汇率猫腻,专门坑害G7之外的国家,因为俄罗斯虽然加入G7富人俱乐部,但从来没有参加他们的内部经济会议,估计这个内部经济会议,就是协调汇率分配的利益机制,使每年的汇率通过内部会议统一安排,达到G7集团利益最大化。
美元升值一倍,相当于世界所有国家的货币贬值了一倍,相当于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价格降价了一倍。这将导致世界所有国家出口收入锐减,出口受到打击,因为你的出口商品降价了一倍,很多连本都收不回来。
美元升值可能吸引海外美元回流,这将严重影响世界其他经济体,特别对以美元进行贷款的国家和公司影响更加严重。在这方面,新兴市场将面临重大挫折,因为他们要偿还美元债务。
截至上周末,美元指数(DXY)从6月底开始一路上扬12%,至89.36,即将从下往上击穿该指数30年下降的趋势线。同期,美元兑俄罗斯卢布上涨55%,对巴西雷亚尔上涨18%。
另外,跨国银行向新兴经济体发行跨境债券规模达到3.1万亿,其中大部分用美元结算。有分析指出,2012年底以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和企业手中的美元贷款翻了一番,达到1.1万亿美元。美元如此大规模地用于国际货币结算,也意味着美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也意味着很多国家出口的企业,必须将市场转向国内或者非美元兑换国家或者双向议价,否则面临亏本经营甚至倒闭可能。当然,进口的企业,将会获利,坐享利益,利润骤增。
美元升值一倍,意味着你手里拥有的美元购买力增加了一倍。过去你100美元只能购买1桶油,现在100美元可以购买2桶油,这个道理很浅显。这意味着很多国家将购买更多美元,因为美元更值钱了。
对于手里没有美元的国家来说,你可能要亏了,如果保持汇率不变,则你的货币贬值一倍,你要用贬值的货币购买增值一倍的美元,才能在国际市场购买商品。同时你卖的商品将降价一倍。两者夹击,则该国经济肯定陷入困境。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拥有大量的美元,这恐怕是好事,因为中国手里的美元更值钱了,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同时中国出口的商品,因为价格降了一倍,出口将受到打击。
如果保持汇率不变,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一倍,这将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Borio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的任何弱点都可能在国外产生重大影响。”
不少人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多元的努力化可能会使中国减少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对美元产生负面影响,而北大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对此持不同观点。
他指出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账户赤字之间存在互相平衡的关系,中国央行即使减少了美债的购买,来自中国民间或是其他国家的资本也会填补这一空缺,即便中国民间或是其他国家的资本没有增加购买,仍然可能对美国经济存在利好。
卡内基亚洲项目驻北京的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佩蒂斯指出,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庞大,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一旦中国央行停止购买将会推高美国的利率。但是这种观点是对国际收支平衡运行原理的误解造成的。
佩蒂斯指出,首先人民币向国际储备货币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没必要一定要减少对美债的购买。反过来说,当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越来越被全球央行所接纳时,反而会推高中国的资本流入,如果中国将这些资本留在国内将使人民币升值到“突破天际”的水平,这是中国最不希望见到的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只能被迫购买更多的外国债券,或选择干预汇率,但这么做可能又反引起中国资本流出和经常账户盈余减少的组合性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当人民币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显然会降低外部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不过不等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也会降低。意味着,即使中国央行减少了对美债的购买,也未必对美国经济或者债券市场产生想象中那么大的影响。
佩蒂斯指出,中国以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在为美国财政赤字融资,它们是在为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中国没有选择,因为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需要等于中国的资本账户赤字(简单理解为中国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净流出的状态)。
到了美国的情况便是资本账户盈余和经常账户赤字。谁也无法将外国对美元资产的购买和美国(资本净流入)的经常账户赤字(经常项目逆差)分开。两方必须完全相等。前者的增加对应着后者的扩大。
佩蒂斯认为中国央行到底怎么做其实没太大相关,关键是美国的经常账户是否下降。一个国家依靠输出资本来保证自己的失业率维持在低位,如果人民币变成了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就必须在制度上做出选择,要不就是学美国,允许外资对国债自由买卖,或者学习韩国,禁止外资购买。
如果中国选择后者,人民币将无法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如果选择前者,人民币就有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潜力,不过如果一旦全球其它国家想要更多增长时,这个选择又会迫使中国被迫在高债务和高失业率之间做出选择。
佩蒂斯认为,人民币计价的储备资产份额上升,同时美元计价资产份额下降才是美国的目标,反而不是中国所希望的。
当中国的国际贸易以美元计价时,很容易理解:中国出口商出口货物后得到了美元,但是他们必须将这些美元卖给中国的银行换取人民币,因为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这么要求的,所以事实上中国央行被动的无限买入美元,这导致中国有天量的外汇储备。
而当中国的国际贸易以人民币计价时又会是什么景象呢?佩蒂斯认为,这种情况下,假设一家意大利企业购买中国货物,他要付出的是人民币而不是美元,而这次购买人民币的角色显然就到了意大利企业的身上,而不像前一种情况是中国企业去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了。所以意大利的银行此时就要出售美元换取人民币以满足这家企业的需求。这时中国央行又收到了美元,如果央行依然对外汇实行同样的管制,那么央行还是得无限制的被动买入美元,中国外汇储备仍会增加。
所以,中国逃不出美元的游戏黑洞,世界各国也都只能越陷越深直至被美元蚕食。
(责任编辑:肖凡)
(文章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