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狂升、欧元急贬让韩国现代重工占尽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油价下挫已导致订单减少。欧新社
【新三才讯】根据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在今年美国联准会准备升息和欧洲央行即将祭出量化宽松QE措施的情况下亚洲企业面临了双重威胁除了美元不断走高欧元持续疲软带来的海外收益损失外他们还将面对美元债息支出增加的压力。
从去年8月底以来由于投资人押住联准会准备升息美元对10种主要货币在贸易加权基础上已升值10%。在此同时市场也臆测欧洲央行将推出QE自去年12月初以来欧元兑美元也重贬。
美元升值导致订单减少
南韩最大造船商现代重工的营收几乎都是收美元支出则大部分是用欧元看似可以从美元狂升、欧元急贬的货币市场中占尽优势但美元升值伴随而来的油价下挫已导致石油公司客户砍掉运油船的订单。分析师指出订单减少对现代重工的冲击是汇兑收益难以弥补的。
巴克莱分析师朴长英Chanik Park表示对很多南韩制造商而言从美元兑韩元升值带来的益处已被韩元几乎同步兑欧元升值抵销。他预估三星电子、乐金电子、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欧洲的营收占4家公司总营收的近20%。欧元持续贬值对南韩汽车制造商的冲击尤其严重因为这意味了欧洲车商将有更好的定价权。
汇率波动日本企业头痛
汇率市场的剧烈波动也令日本企业头痛。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安倍经济学以来日圆兑美元重挫30%一开始外界认为这对日本大型出口商有利但现在越来越多日本企业日圆兑美元已贬过头。
索尼表示日圆兑美元每贬值1日圆该公司的营业利益就减少30亿日圆因所有的海外收益都被进口成本增加吃掉。夏普也说日圆持续贬值已开始出现负面冲击导致该公司获利减少因该公司很多产品都在海外制造最后运回日本销售。
美元升值和联准会准备升息对一些近年来大量借入低利美元贷款的亚洲企业也有重大意涵这意味了他们将面临加重的债务负担。尤其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企业因为这些国家货币兑美元的贬幅最大加上经济放缓开始侵蚀企业的获利企业在支付美元债息的成本升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联准会将利率降至接近零并向金融体系大力注资给全球市场带来廉价的资金亚洲企业趁此机会大举借入美元贷款。根据路透的数据即便联准会升息的可能性日益明显去年亚洲不含日本的美元计价银行贷款规模成长13%至5230亿美元创纪录最高中国企业的贷款就占27%其次是澳洲和东南亚后者的金额达890亿美元也成长13%。
坏帐率升东南亚很紧张
目前东南亚国家的银行已出现坏帐率升高的迹象。泰国规模最大的4家银行去年的坏帐占未偿贷款比从2013年底的2.6%升至2.8%。印尼央行预估去年底该国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从2013年底的1.8%增至2.4%。
而截至去年9月底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年增36%达7669亿人民币约1237亿美元。分析师指出流入房地产、钢铁和建筑相关产业的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尤其突出。例如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佳兆业集团日前因未能及时偿还一笔汇丰控股的贷款面临债务违约。
国际清算银行去年12月发布报告指出跨国银行向中国企业贷款的速度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成长中国出现的金融风险可能透过这些金融管道给外国带来巨大影响。
目前的情况让人想起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货币兑美元汇率大跌借入美元贷款的企业因为难以偿还债务导致银行业面临压力。但分析师称目前的情况并未像当年那么严重因亚洲银行业目前的资本水准更高且各国政府拥有庞大的外汇存底使得当地货币汇率出现重贬的可能性不高。
(责任编辑:肖凡)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