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时事万象两岸三地

中國製造業面臨危機

王濤

2015年2月22日

AA

王濤

2015年2月22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2月22日

王濤

2015年2月22日

王濤

中國製造業面臨生產成本上升、創新力不足的危機。

【新三才综合报道】"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招牌以往是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引擎。惟低價優勢流失後,中國媒體估計,東莞將有上百家大型工廠倒閉或停產。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由於中國的人力等成本提高,一些中低端製造業正移往東南亞國家,而外商投資的高端製造業也在自己的國家政策鼓勵下,轉往已開發國家。

面對這樣的「前後夾擊」,有財經及產業專家表示,中國的製造業若不能升級或創新,將面臨外資企業出走所導致的產業空心化危機。

類似的案例已逐漸浮上檯面。今年2月初,日本腕錶品牌"西鐵城集團"(CITIZEN)位於廣州的工廠宣布關廠,將生產線轉往泰國。

微軟去年12月宣布,今年第一季將關閉位於北京和東莞的手機工廠,相關生產線計劃轉往越南。日本企業松下、大金及夏普也紛紛計劃把製造廠遷回日本。

報導引述產業界人士說法,由於業務量縮減及營運資金吃緊,將有上百家大型工廠倒閉或停產。

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區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陳志龍撰文表示,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生產成本上升,中國的製造業已面臨極大的危機與挑戰。

陳志龍舉例,中國遊客喜愛赴日購買設計貼心的馬桶蓋、電鍋,也凸顯中國製造業的創新不足。

中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也對中國經濟網表示,中國製造業的問題在於大而不強,創新是經濟結構改革的動力,未來製造業若要轉型升級,應朝服務化、小型化及專業化的方向前進。

中國今年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7,與去年12月份的49.6相比呈持平狀態。截至1月份為止,PMI三個月平均值為49.8,與截至2014年10月份的三個月平均值50.6以及截至2014年1月份的50.3相比,均呈現下降趨勢。

(新三才記者王濤綜合報導)

(责任编辑:王濤)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