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控制術
【新三才首发编译】「心智控制」一向是嗜權力掌控者所關注的議題,因為他們可將被控制的人像自動機器般加以掌控。研究人類行為者極力想藉操縱人性達到心智控制的目的。現今,越來越多元的科技使得心智控制不再是想像中的產物,這真是一個威脅。當我們持續無視於那些來自以技術治國論點的獨裁者們所使用的工具時,心智控制的情形將更牢不可破。
現今心智控制技術涉及到心理及科技層面,並已進化到系統性的規模。實驗證實,當心智控制手法被發覺時,人們便會採取抗拒心理,這也是為什麼需要研究人類心理的原因。以宣傳手段控制心智的手法較易被消除與排斥,而實體侵入所造成的心靈觸動則較不易消逝且影響久遠。很不幸的,實體侵入正變得更突出好用。
以下是常見的心理學的心智控制手法。
1.大眾傳播
消費文化盛行的時代,人們的「想要」常被塑造成「需要」。媒體對人的強大影響力,使得各國政府與大企業匯流。當人們在看廣告時,廣告業主利用各式的潛意識暗示來引導人們的想法與觀點:如果你稍加注意就能輕易發覺。
2.教育
教育以極隱微地的手段達到掌控及壓迫未來世代的主要工具。操作者能透過教育系統,使人民學會保持緘默並更服從控制。
3.運動、宗教及政治
雖說運動、宗教及政治是心智控制手段的說法可能引發某些人的不悅,但事實勝於雄辯。運動被用來分散對重要事件的關注力;宗教問題在歷史上常是戰爭起因之一;而政治對於弱勢的壓迫一向起著主導作用。此三項心智控制手法常被忽視,但它們在那裡。
4.預測計劃(Predictive programming)
預測計劃的存在受到某些人的質疑,但如你將英國哲學家阿蘭‧瓦特(Alan Watt)所提出的文件加以學習、理解,很難導致另一番結論。大致瀏覽一些你曾認為荒誕牽強的書籍或電影,並以之與現今社會作比較,你將發現預測計劃存在的證據,而所謂的「娛樂」對你而言,將有全然不同的定義。
5.藥物
可導致成癮的物品皆可成為心智控制的手段。目前,世界上有25%的孩童在服用令心智遲緩的藥物,該行為極有可能改變他們將來面對世界的能力。閱讀小說《美麗新世界》,你將更清楚這個概念。一切起始於讓那些有「情緒問題」的人平靜下來,並全然改變了他們。
6.食物、水及空氣
有些加工過的食品、飲用水,甚至藉由空氣傳播的添加物會使人們對周遭事物變得漠不關心。氟化物已被證實會降低智商,速食中常見的阿斯巴甜(人工甜味劑),眾所周知的將導致大腦細胞過度操勞,無怪乎現今的人們缺乏行動力與專注力。
你該注意以下這些實體上控制心智的手法:
1.電磁波譜
人們已身陷於自身使用電子器材所構的電磁波譜的影響範圍之中。現代電子設備對於我們日常心智運作的影響性已被證實。研發能傳送影像到大腦中的安全帽式設備已開始進行,而其樣式正如同反烏托邦(dystopian)情節電影中,用以控制人們思想的器具一般。
2.電視及電腦
電視及電腦能以類似催眠的方式改變腦波。電腦會使大腦載入過多資訊(常常是無用的資訊),而電視及電腦所提供的迅速訊息更使得心智呈現過動症狀態。眾所周知的,電動遊戲會使流入大腦的血液減少,並令玩家逐漸脫離現實。
3.微型機器人
雖然聽起來像科幻小說情節,但情況已經逐漸演變成為現實。研究大腦修正的學問,又稱「神經工程學」已發展到一旦所有的大腦結扭都研發出來後,人類即可被全面控制接管。關於研究微型機器人最壞的消息是,它們不是遙遠未來的產物,已被預期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
4.軍事測試
軍隊是培訓服從及進行心智控制的極佳場地。軍人的意識就是要被做成可操控的,無論上級的指令為何皆必須無條件服從。美國國防部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DARPA)甚至準備研發一款能讓軍人戴上後更專注的服從指令的軍用安全帽。
心智控制存在的事實無庸置疑,且愈來愈具威脅性。這些「社會科學家們」想方設法避免人性的覺醒與自由。
喚醒更多人對其意圖的關注,是我們重獲自由的唯一途徑。
(责任编辑:普天同)
(文章来源:Viral Nove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