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时事万象国际要闻

奧巴馬政府與以色列關係緊張 內塔尼亞胡出言澄清(組圖)

Super User

2015年3月20日

AA

Super User

2015年3月20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3月20日

Super User

2015年3月20日

Super User

【新三才首發 楚鸞編譯】周四,内塔尼亚胡似乎想反悔他在选举過程中說的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的言论 ,但這麼做對緩和他與奧巴馬政府之間的僵局沒什麼大的幫助,据说奧巴馬政府正在考虑向联合国要求,借此事向以色列施压。

以色列总理前不久前在周二的选举中曾表示他不允许在他建立巴勒斯坦国的事出現在他的議程之中。

但周四,内塔尼亚胡声称他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

内塔尼亚胡表示:“我現在說的話其實跟我在六年前的發言中所講的話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差別,我還是呼吁要建立一個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去接納犹太国家。”

他澄清说,他认为按照·两个国家現今對這種情況的解决方案而言,“今天,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他说,巴勒斯坦领导人不會接受以色列這樣一个犹太国家,恐怖分子也會來占领以色列撤出後的任何领土。

但他表示,如果情况有变的話,他最終想要的還是一種“可持续的,两国之間和平的方案”。

但是內塔尼亞胡最新的言論卻引起了奥巴马政府官员的懷疑。

白宫新闻秘书乔希表示,內塔尼亞胡最近言論中的措辭透露出的訊息十分重要。

他明确表示,美國政府的重点是集中在内塔尼亚胡在选举過程中的言論,而不是他现在的说法。喬希指责內塔尼亞胡“背弃”了早些时候承诺的要維護兩國之間的解决方案。

喬希說:“他的言論確實讓人們質疑他曾經對該解決方案的承諾。”

喬希說,這是一個严厉的警告,美国在历史上一直處於采取前联合国的處理辦法,保护以色列免於被他國干预 ,但這是基于在兩國解決方案的基礎之上,但是現在基金会目前已经被“蚕食”,美国正在重新评估其立场。

周四晚間,白宫方面發布消息說,奥巴马祝賀内塔尼亚胡在選舉中獲勝,并重申美国仍然主張要完成两个国家之間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呈現出一個在保證以色列主权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可行的巴勒斯坦國家。

喬希透露有报导称,奥巴马政府确实在考虑讓联合国向以色列施压以达成与巴勒斯坦人之間的和平协议,尽管在世界历史上這樣的行為向來都是不允許的。

周四外交政策报道指,美国正在考虑尋求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支持,呼吁和平谈判並全面解决此問題。

一位西方外交官指出:“新的以色列政府越是表現出右傾的傾向你就越能看到聯合國方面在紐約的變動。”

内塔尼亚胡表示,他希望奥巴马政府不是真的要這麼做。

他說:“我希望这不是真的,我已經一次又一次地向奥巴马总统表示,正如我已经说过的,这是和平协议的唯一途徑,但這是一种协议,需要谈判达成的协议,你不能强制执行,你不能迫使以色列的人刚刚在大选中選了我,希望我能给他们带来和平与安全,确保以色列国的利益,接受那些會危及到死裡逃生的以色列安全的条款,我不认为这是美国政策該走的方向。我希望不是。”

但奥巴马政府官员卻敞开了大门。

选举结束后,奥巴马政府明确表态,仍然支持两个国家的解决方案,在任何情況下都会努力去实现它。但政府官員也沒有表示就一定會通過联合国去解決。但他们并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

国务院发言人珍·莎琪周四表示:“我们还没有做出决定,我们要寻找不同的辦法解決,这也很自然。”

资深政府官员周四也表示:“基于内塔尼亚胡言論的改變,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立场和前进的方向。我们不会關注美国將在安全理事会有任何相關的潜在行动,或者會做什麼樣的決定。”

這種潜在的转变发生在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集团在周二的选举中獲勝以后,他已經成為三度連任的总理了。

联合国考虑到了奥巴马和内塔尼亚政府之間日益增长的裂痕。雙方政府已經在伊朗核协议的問題上有了爭議,内塔尼亚胡的新言論又讓雙方在巴勒斯坦国的意见上有了很大分歧。

联合国的干预已经激起了以色列人的愤怒。

周三联合国发言人表示,以色列“现任”領導人追求和平协议,并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如果有其他狀況出現,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罗恩.普羅瑟爾會酌情處理。

他说:“联合国与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分歧確實存在,但有一个事实卻容争辩 。 以色列是中东唯一的民主国家,如果联合国如此关心巴勒斯坦人民的未来,那就應該問問为什么阿巴斯總統在五年总统任期條件之下卻當了十年總統,为什么哈马斯利用巴勒斯坦人民作人肉盾牌。”

巴勒斯坦敦促安全理事会接受决议,並要求以色列撤离巴勒斯坦领土。但遭到美国反对。

有報導指出,法国建議美國看看能不能把事情分開逐步解決,看能不能恢复和平谈判,最後再達成交易。

外交官透露,美国和法国的外交策略有显著差异,但這種建議也可以解決目前這種局面。外交政策报告说,美国代表团也可以简单地放弃在联合国的决议投票。

目前牽涉各方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最後如何抉擇還未成定論。

(责任编辑:顏靜璇)

(文章来源:Fox news)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