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四十實景油畫之一魚躍鳶飛殿
【新三才首發 楚鸞編譯】雖然北京的圓明園被徹底摧毁了,但這一舉動卻讓歐洲人對圓明園的想像更加濃烈,似乎圓明園在歐洲又獲得新生了。圓明園從一個戰敗國的政治權利的象徵轉變成了一種消失了的艺术文化,物质文化當中有眾多的東西已經被搶掠,平靜地被拿到西方國家陳列。


北京圓明園遺址
圓明園被毀顛覆了中國皇家宮廷的秩序和声誉,圓明園內的珍奇古玩的真正含義被曲解,把它們從中國的古典藝術轉變成了具有異國情調的東西,從一種璀璨的居住文化變成了讓世人對一座被毀的廢墟的想像。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圓明園作為皇室文化的象徵,這也是一種跨文化的對比,至少說明了中國皇帝象徵皇權的方式跟歐洲國家差不多。圆明园的靈魂已經被挪到法國成了拿破崙三世宮廷生活的一部分了。


火燒圓明園
從道义上來說,圆明园的焚毀在法國引起了廣泛的谴责。今天於此對應的,在大多數評論家當中有很多类似的争论,他們覺得火燒圓明園對其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的破壞与军事远征的政治和经济目的相比,他们谴责英国這兩種動機都具備。一位不明身份的法国参与者写道,英国出於报复的愤怒,發現搶完了之後再燒毀就更好。這種行為算什麼呢?蒙托邦在10月18日圓明園被燒毀的第一反应是覺得是對一種文明的破壞,也破壞了別人的文化和歷史,圓明園裡所有瑰丽的佛塔,那优秀的做工讓我十分钦佩,也就是在这一刻,因為這些復仇者的火焰讓這座皇家園林被付之一炬:复仇不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該有的狀態,這一舉動破坏了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人推崇,但是這璀璨偉大的文明在的几个世纪令人钦佩的文化盛殿“瓦兰类似地解释这个于1862年被破壞無遺:“圓明園裡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倖免!


滿清皇帝圓明園遊園圖
皇家的住宅,沉澱了數百年的文學藝術寶庫,包括世界上更為古老的莊嚴佛塔都被烈火侵吞。”然而,蒙托邦也像露西一樣,從另外一方面也承認毀壞圓明園也是出於军事需要。虽然许多人谴责這是“野蛮的破坏行为,”他写道,圓明園的焚毀成功的結束了這場戰爭,從軍事上來說,應該給予支持,因為軍事方面也需要一些“古文物因素 ”。
(未完待續)
(责任编辑:顏靜璇)
(文章来源:19thCentury-ArtWorld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