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传统中国天人合一

谈古论今讲风水(九)(图)

Super User

2015年5月12日

AA

Super User

2015年5月12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5月12日

Super User

2015年5月12日

Super User

寻龙,即是寻找龙脉。而点穴,即是找到龙脉上的真穴。在民间流传的风水术中,这些基本上都是从外形上来讲。对地理外形上的知识是风水的基础知识,也是风水师要掌握的基本技术。 可是在几千年的承传过程中,地形上的这些基础知识也被搞得越来越乱,规矩越来越多,细节越来越多,表面上看好象风水术越来越丰富了,实际上是舍本逐末。

其实风水这一门里,是需要功能去做事的,没有相应的功能,要想做什么,难度都比较大。在中国民间流传的风水故事中,经常讲某个风水师耗费一辈子才寻到一条龙脉,找到一个大穴,可以当大官甚至皇帝等,有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的说法。其实当你真正入风水这一道时,开着功能去做事,这些是很简单的。

有许多所谓的秘要在真正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有用处。比如说寻龙,民间有些风水先生有种说法,从太祖山到父母山,中间五行相生才是真龙,意思是中间有五座山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形,并且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可在实际中,很多龙脉绵延几十里,上百里甚至更长,中间山头绵延几十座、上百座甚或更多,这些山的关系有相生的,也有相克的,根本无法用简单的五行相生来确定。

寻龙是需要有功能的。功能开的好的,可以随时入静看到地形和穴位的大概,这种地形还并不仅仅是人这个空间山脉的外形,很多还会看到山脉所对应另外空间地灵神的形象,有很高功夫的风水师,一眼看去,整条龙脉和上面的穴位,什么都看全了。根据功能开的大小,看的范围也不一,有的可以看很远的地方,有的只能看自己所在的方圆多少区域。有的人睁眼也能看,有的人则需要闭眼,其实睁眼闭眼这并没多大关系,只是使用习惯而已,觉得闭眼入静,更能集中精神。

有些人则是在打坐入静时看到图像,这就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了,你必须要打坐,而且要定到一定层度才行。打坐状态不好是看不到的。差一点的,则是在睡觉时,通过梦的形式梦到,这种形式也分几种,一种会直接告诉你大概地点的,你根据地点去找就行;一种是不告诉你大概地点,你只有碰机会了,可能在某个时候你去到某个地方,一看,哦,这个地方我梦到过,是什么地形,穴位大概在哪里,有什么事情等等。梦这种形式呢,真真假假,就更难说了。

在民间从事点穴的人更多,所以点穴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繁琐杂乱,其实点穴是需要功能的。据说当年为武则天选墓穴的是李淳风和袁天罡,他们都是占卜高手,袁天罡找到了一块地方,并在地里埋了一枚铜钱作记。李淳风也找到了一个地方,将定针插入算定的地方作记。皇帝李治让舅舅长孙无忌去察看,结果李淳风的定针正好插在袁天罡的方形铜钱眼中。为什么能选的那么准呢?因为他们都看到了。

一般情况下用寻龙的功能看到的图像,多数都不能准确知道穴位的地点和方位。因为点穴是很关键的,所以不太会通过梦的形式来展现地点和方位,大多都是通过看的方式,打坐能看,不过也不能很精确。最好是到现场去看,有些人需要进山才能看见,有些人还没进山,隔着老远就能知道穴位方向。怎么知道的呢?看光,一般穴位上都能射出光来,射出各种颜色的光。原因就是穴位上有生命体存在,生命都是有能量的,不同层次的不同的生命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修炼有道的风水师能直接和穴位上所对应的生命体沟通,他们会告诉你穴位在哪儿,往哪个方向走,走多远就到了等等。高级生命层次越高,他们的语言越优美,说的话往往象诗一样,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首诗一首诗的,用诗一样的语言和你沟通。

笔者曾接到邀请,到一座山上与那里一个穴位上的地灵神交流。在山上四处找,感觉应该就在附近了,但走过来走过去总是找不到穴位。这个大神呵呵一笑,道:“走过路过不识庐山真面目”,笔者细细一体悟这句话,然后赶紧看自己脚下,恍然大悟,原来穴位就在我们脚下,只不过这种类别的穴位不是很明显,只在周围淡淡的有一圈石头围成一个圆圈,石头埋在地里,表面只露出一小点,不注意看不很明显。

还有一次,穴位所在的生命甚至直接告诉你往悬崖下走,大概五十米,当时根本不太相信,心想这是山顶的悬崖,怎么往下走,后来又告诉你在悬崖边有一条不太明显的小路可以下来,根据提示找,果然找到一条细小的路径可以斜着下到悬崖中间,那儿果然有一官大地,不过这个地穴已经被上天安排使用,古代一个修炼人得授天命,飞到这儿滴下一滴血,布局所用。

人所认为的什么可以当大官的地,可以当皇帝的龙穴等等,其实在得到真传,走入修炼的风水师眼里,是属于低层次的穴位,很容易找到的,不过一般到这种级别的风水师,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不授天命根本不会去帮人点地,使用这个穴位了。

(责任编辑:肖凡)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