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 阅读
0
0
0
0
0
0
AA
AA
AD
896 阅读
【新三才首发】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入侵芬蘭
芬蘭對蘇聯的戰爭是一次很有名的以弱對強的戰爭。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經過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經濟、軍事上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軍事力量更是比當時強大的法西斯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1939年11月30日,蘇軍以20個師(45萬人)、2000輛戰車和1000餘架作戰飛機從四個方向對芬蘭發起全線進攻。企圖在3天內“解放”芬蘭,並且當晚就在芬蘭建立起了傀儡政府。
而當時芬蘭全國人口只有370萬人,國防軍總數只有3.3萬人。芬蘭陸軍的裝備,也只停留在一次大戰的水準上。芬蘭國土狹小,根本沒有戰略空間。蘇聯高層驕傲地認為芬蘭會像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樣不堪一擊,乖乖地歸順於蘇聯強大的襁褓之中。然而,芬軍在力量對比非常不利的情況下,憑藉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的“曼納海姆防線”的堅固工事,利用嚴寒和沼澤森林的有利地形,展開反擊戰、陣地戰和消耗性圍殲戰,因此蘇軍除在北冰洋的貝柴摩和薩拉地區進展較快外,在卡累利阿地峽和拉多加湖一帶傷亡慘重,對芬軍主陣地久攻不克。加上蘇聯在“大清洗運動”中,大部分軍事將領都遭到迫害,“幸運”活著的將領們也根本無心指揮戰爭。殘酷無情的嚴寒氣候則使蘇軍損失慘重。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的回憶錄透露,蘇軍實際在蘇芬戰爭中損失上百萬人。
蘇聯悍然入侵芬蘭
當時被認為軍事實力跟德國不相上下的社會主義蘇聯,趁1939年9月波蘭敗亡之機,為了自身安全要求芬蘭割讓領地,芬蘭政府當然不會接受蘇聯的無理要求。結果蘇聯單方面撕毀1932年締結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於1939年11月30日發動了侵略弱小芬蘭的戰爭。正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芬蘭脫離沙皇俄國的佔領獲得獨立;然而22年後,卻也是十月革命建立起的蘇聯發動了侵略芬蘭的非正義戰爭。
雪地狙擊手讓蘇軍絕望
在這場以弱抗強的戰爭中,芬蘭狙擊手有著非常卓著的戰果。百發百中是狙擊手們追求的境界。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20萬發子彈,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這是一個多麼懸殊的數字對比!
芬蘭狙擊手中最厲害的當數SimoHayha。SimoHayha是芬蘭也是世界最高獵殺記錄542次的保持者。以SimoHayha為首的芬蘭狙擊手組成了滑雪部隊,他們大多是專業獵人,對於山林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樣白的白色偽裝服,滑著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來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環境下,穿著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蘇聯紅軍士兵則是最明顯不過的目標了。
以SimoHayha為首的滑雪部隊使用的雖然是從帝俄時期沿用下來的Mosin-Nagant步槍,卻能在700米外狙殺蘇軍,在蘇軍士兵中造成極大的恐懼,稱他們為“白色死神”。
即使趴在雪地上,蘇軍也逃不過狙擊手迅速而準確的射擊。只要腦袋一探出地面,用不了30秒,就可能永遠離開那戰火紛飛的人世。有的膽小鬼士兵不敢抬頭,趴在地面上,只顧低著頭掃射,結果屁股上就被打出個對穿的窟窿。由於SimoHayha在蘇芬戰爭中的突出貢獻,他被芬蘭人民尊敬地稱為“民族英雄”。
也許是由於對“白色死神”的恐懼過於強烈,芬蘭狙擊手在雪夜中射擊篝火旁饑餓疲憊的蘇軍士兵時,他們由於極度絕望,竟然對身邊猝然斃命的戰友視若無睹,靜候著屬於自己的那一顆子彈。
在SimoHayha的542次擊殺中,許多死者的最後容貌非常沉靜,但誰知道這看似沉靜的外表下,內心到底是從容還是絕望呢?
停戰談判芬蘭割讓土地
戰爭一直延續到次年3月,蘇芬戰爭的慘重代價使蘇聯不得不正視現實,重新與芬蘭談判和約。芬蘭政府也因彈盡糧絕只得接受蘇聯的講和條件。1940年3月13日,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和平協定,芬蘭將其東南部包括芬蘭第三大城市維堡在內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分島嶼割讓給蘇聯,並把漢科港租給蘇30年。芬蘭雖然割讓了1/10的領土,但通過戰爭避免了與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起被併入蘇聯的命運,最後雖對蘇聯作出一些妥協,但基本保證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由於整個戰爭是在冬季嚴寒中進行的,史家又稱之為“冬戰”。
Simo Hayha西蒙·海耶小檔案
狙擊手
西蒙·海耶,芬蘭陸軍已故狙擊手,於冬季戰爭柯拉戰役中創下542名被確認的狙擊擊殺記錄,被蘇聯部隊稱呼為「白色死神」。而在服役期間的其他狙擊擊殺紀錄則未被紀錄;儘管存在部分爭議,席摩·海赫仍然為歷史上被稱譽為最成功的狙擊手。
1. 出生: 1905 年 12 月 17 日,芬蘭勞特耶爾維
逝世: 2002 年 4 月 1 日,芬蘭哈米納
1940年3月6日,西蒙·海耶在一場近距離的突擊戰鬥中被一枚子彈彈頭擊中了右邊的下巴,彈頭無例外地擊碎他的右下顎骨之後,在他的口腔與頭顱中開始滾轉,然後從左邊飛了出去,造成相當嚴重的槍傷、撕裂傷、粉碎性骨折以及大量失血。席摩到3月13日才逐漸清醒過來,剛好與柯拉戰役結束同一天。
戰役結束後沒多久,曼納海姆元帥就將西蒙·海耶從下士直接晉升為少尉;在別的國家很難說有沒有類似的情形,不過這是芬蘭自1917年獨立建國以來,最戲劇化的階級晉升了。
世界3大王牌狙擊手排行榜
第一位 卡洛斯·海斯庫克(美國)
即使他並非記錄在案的打死敵人最多的狙擊手或者是戰鬥時間最長的狙擊手,卡洛斯·海斯庫克仍然是一個傳奇。他是狙擊手世界裡的「貓王」。
美國海軍陸戰隊授予狙擊手槍法的最高榮譽就是以海斯庫克命名的;同樣,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樂潔恩營一個射擊訓練營裡的一個圖書館也是因他而建造的。另外,弗吉尼亞的一支民間空中巡邏隊也打算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海斯庫克有個綽號”白羽毛”,因為他總是戴一頂插有羽毛的帽子。他17歲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不久,軍隊就發現這個來自阿肯色州的窮孩子具有射擊天賦。他還在新兵訓練營的時候就取得了專業步槍手資格,隨後開始在各大知名射擊比賽中大顯身手。但是,部隊對於海斯庫克的天才另有所用,1966年,將他派往越南。
《洛杉磯時報》報道,海斯庫克在越南執行了很多任務,他的指揮官甚至不得不強迫他在營房裡休息。海斯庫克曾對《華盛頓郵報》說,”我喜歡潛伏,讓自己悄悄在對著敵軍的位置上潛伏下來。在越南沒有別的地方可以選擇,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那就祇有運屍袋了。每個人都很緊張害怕,但這樣的環境也讓人更加警覺、更加敏銳這些讓我成為最棒的。”
1999年,海斯庫克死於多發性硬化癥,享年57歲。
第二位 西蒙·海耶(芬蘭)
狙擊之王 西蒙·海耶 。姓名:西蒙·海耶Simo Hayha( 1905年12月17日—2002年4月1日) 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他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就用芬蘭版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射殺瞭542名蘇軍,一舉成為世界上殺人最多的狙擊手。
如果你沒聽說過他的話也不足為奇,因為他在他的祖國之外知名度並不高。
在1939年至1940年蘇聯和芬蘭的嚴冬血戰中,芬蘭狙擊手海耶將自己隱藏在雪地中,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射死了542名蘇聯人。由此,他被稱為「白色死神」。
他的狙擊技術是老式的,他沒有激光瞄準器,也沒有50口徑子彈。他有的隻有他的感官和一把老式步槍。
祇有160公分高的西蒙海耶帶領他的狙擊小組,身著白色偽裝服,穿梭於大雪封山的荒郊野外,隱蔽在叢林深處,不斷射殺行進中的蘇軍士兵,給他們造成瞭極大的威脅。由於當時的蘇聯紅軍士兵身穿棕褐色制服,這樣,在白色的雪地中辛苦跋涉的他們成瞭西蒙·海耶最明顯的目標。正是由於西蒙·海耶給蘇軍造成瞭巨大的傷亡,蘇軍士兵都驚恐地稱他為”白色死神”。據說西蒙·海耶還是一位不用瞄準鏡的”神人”!他認為狙擊槍自帶的鐵準星是上帝賜予的最好的瞄準工具,因為在雪地中,一般的狙擊槍瞄準鏡會被太陽光反射,反而會暴露自己。更令人吃驚的是他那張神奇的臉–這張臉在1940年3月6日與蘇軍戰鬥中同樣被一名狙擊手用達姆彈所擊中,但是他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並成功地退出瞭戰鬥,可以說是 一個奇跡,後來進行面部再造手術,左邊的臉近乎變形。西蒙·海耶於2002年去世,享年97歲,他也是世界著名狙擊手中活得歲數最大的人。
第三位 阿德爾波特·F·沃爾德倫 III(美國)
阿德爾波特·F·沃爾德倫,美國最成功的狙擊手之一,射死敵軍人數高達到109人。
在《狙擊手身在瞄準鏡》一書中,由邁克爾·李·蘭寧撰寫的一篇題為《越戰中的狙擊手》的文章描述瞭沃爾德倫是一名何等優秀的狙擊手
一天下午,沃爾德倫正坐著兩棲裝甲運兵車沿著湄公河行進。突然,敵軍的一名狙擊手在距離運兵車900米的河岸上朝車上射擊。沃爾德倫拿起狙擊槍,朝著一大片椰子樹開了一槍(並且這時車還在行進)……
這就是最優秀的狙擊手。
沃爾德倫是僅有的幾名被兩次授予十字英雄勛章的人之一。他死於1995年,葬在加利福尼亞。
【新三才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責任編輯: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