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星遊輪突然沉沒,喪生434條以上人命,專家疑係人禍所致。
【新三才综合报道】"東方之星"沉沒確實原因備受各界關注,對於有指客輪疑遭龍捲風肆虐後翻沉,有傳媒引述一位退役蘇姓解放軍艦長分析,官方圖片未見龍捲風肆虐痕跡,認為或恐船員夜航疲勞致操作失誤。不過,長江海事局昨首度證實,東方之星並無配備自動警報系統及航行紀錄儀,事件真相恐難以追查。
截至7日晚6時止,東方之星遊輪翻覆沉沒事件,共搜得434具罹難者遺體,加上14名生還者,仍有8人失蹤。
據監利當地氣象台的數據顯示,事發當晚9至10時,天氣突然轉壞,雨量比前一小時增加逾18倍,由3.5毫米急增至64.9毫米。
未發現龍捲風肆虐跡象
傳媒報導,監利海事處曾用高頻無線電話,向區內船舶發布預警,要求船隻必要時在安全水域拋錨暫避風雨,唯出事客輪仍然照常前行。
長江海事副局長李江表示,客輪上並無配備自動警報系統及航海紀錄儀,原因是目前法規只要求海上航行船隻安裝,內河船隻則並未強制規定。
海外傳媒則引述中國某艦隊的退役蘇姓艦長表示,事發時現場或無龍捲風出現,他認為船隻出事前一個幾近180度掉頭的急轉彎,是個致命的動作,不排除是船員夜航時精神疲倦導致操作失誤,或輪船設計與建造的質量不佳。
蘇員分析,如果真的有龍捲風,方圓數千米的地區都應有明顯破壞,但從官方提供的現場圖片看來,姑不論沿岸的樹木是否損傷,甚至柔弱的小草都安然無恙。」
遊輪結構改造不利逃生
東方之星遊輪在21歲高齡翻沉長江,至今身世仍撲朔迷離。據該公司內部人士及船檢人士透露,該輪加長船體,導致重心不穩,增加傾覆的危險,且不利於逃生。此外,負責改造東方之星的船廠,早在10年前就宣布破產。
新京報指出,東方輪船公司負責人姜曌6月5日表示,東方之星是由自己的造船廠建造,採自建和外協相互結合的辦法,由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提供船舶主體結構,再拉到東方輪船公司的造船廠拼接裝修。按上述方法,該公司4年即造出6艘遊輪。
而東方輪船公司並不具備建造東方之星等6艘遊輪的條件,當年所以採取這種造船方式,動機係為公司節約成本。據該公司前總經理秘書張夢雲表示,該公司造船廠1992年之前造的全是貨船,從未自行建造過客輪。
東方輪船公司自建6艘客船下水後,東方之珠、東方王朝、東方王子等客輪分別出事。劉夢雲說,此後,1997年公司開始著手改造,將客輪變為遊輪,提升升級。
曾在船上擔任保安的劉德一稱,該船經改造後,兩邊外舷封閉成為窗戶。原來每個客房有兩扇門,分別對著外舷和中間走廊打開,但改造後變為只朝中間走廊開。
此外,他從視頻看到,打撈上來的「東方之星」客房的床為木質的,床邊還頂著朝外的窗戶。他說,原來船內四通八達,人很快能夠出去,經過改造後,很不利於逃生。
船檢與船主 球員兼裁判
一位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當年"東方"系列船是在國營重慶造船廠改造。報導指出,這家曾是重慶最大的造船廠已於2005年宣布破產。
據報導,在管理運營方面,調查還發現,在2007年前,「東方之星」所屬的重慶東方輪船公司,與當地船檢部門均隸屬於重慶萬州交通部門,且船檢部門與該公司幹部交流頻繁。
當地船舶行業人士稱,當年「東方之星」在建造和改造過程中,船檢與船主之間是運動員兼裁判的特殊關係。
(新三才記者王濤綜合報導)
(责任编辑: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