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中共原人大委員長喬石6月14日在北京病故,時年91歲。
喬石原名蔣志彤,祖籍浙江定海人,1924年12月出生在上海。海外曾有人考證喬石與祖籍同為浙江奉化的蔣介石同宗同族,“一筆難寫兩個蔣”。同時,喬石還是蔣介石的“御筆”陳佈雷的外甥女婿。


郁文原名翁郁文,出生於浙江寧波地區的慈溪,其父親翁祖望是浙江書香望族,翁祖望是蔣介石“御筆”陳佈雷的機要秘書,陳布雷將其五妹陳若稀嫁給翁祖望。陳布雷曾任上海《天鐸報》記者和《商報》主編、國民黨中央黨部書記長,後為蔣介石撰擬《祭告總理文》,一舉成名。
1935年後,陳布雷任蔣介石侍從室二處主任等要職,長期為蔣介石撰寫文告、文件和文章。
1952年初,郁文與時任浙江省杭州市委青委宣傳部部長的喬石結婚。1954年春,喬石被調任鞍鋼建設公司工程技術處副處長、處長,隨後郁文也調往鞍山。1957年初,郁文擔任了黨委辦公室副主任。
1957年夏天,整風反右運動開始。郁文被要求與母親“劃清界限”。郁文的大哥翁澤永、三哥翁澤宏、姐夫胡祖源、堂姐夫袁永熙(時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等都被打成了右派。
1963年後,喬石被調任中聯部研究員,隨後升為副局長、局長。但好景不長,“文革”之初中聯部成為“重災區”。因為陳佈雷的關係,郁文在文革中被貼了大字報,因郁文只是處級幹部,加之性格親和、平時群眾關係好,因此涉險過關。而喬石這位蔣介石“文膽”的外甥女婿卻未能倖免,許多針對他的大字報乾脆把“蔣喬石”誤筆為“蔣介石”。同時,多名部長、副部長和局級幹部等被整,喬石等被關進中聯部的“南小樓”,隔離審查。
喬石小女兒喬曉溪曾回憶,父親在1968年因被連番數日遊行、批鬥、陪斗,身體疲憊而突發疾病。
喬曉溪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我們一家正準備着吃飯,突然聽到洗手間里傳來一聲巨響,媽媽反應過來,馬上跑了過去……門開了,爸爸面無血色,沒有說上一句話,又直直地朝着我們倒了下來。”
隨後,喬石被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正當醫生們討論治療方案時,喬石單位的造反派聞訊趕到,先是宣讀了“最高指示”,接着告誡醫生:他是“走資派”,屬於“牛鬼蛇神”、重點審查對象,你們看着辦。
喬曉溪寫道,由於這個“指示”,父親喬石只給得到一般保守治療,“好在爸爸命大,在急診室的候診椅子上躺了幾天,出血居然停止了。病情稍見穩定,馬上被請出醫院。”
據中共官媒報導,1969年6月,喬石夫婦等中聯部人員共678人,被發配到黑龍江肇源“五七幹校”(1970年遷往河南省沈丘縣)。
據台灣出版的《中共研究》月刊中德茂先生的專文《喬石事略》中記載:“文革”期間,喬石曾一度被捕下獄,到1977年才獲得“解放”復出。大陸上,對喬石“文革”期間的經歷也有這樣的傳說,認為他當時被捕下獄是因為他的妻子翁郁文出身於國民黨世家,所以將喬石打成“國民黨特務”。
(责任编辑: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