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0
0
AA
AA
AD
【新三才讯】地牛昨天很不乖,從早到晚都在翻身!昨天凌晨三點卅七分在花蓮與宜蘭交界的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五.六的地震,一天之內陸續又發生廿八起大小有感餘震,最大餘震是晚間九點九分的芮氏規模五.五地震,震央也在花蓮外海,同樣是淺層地震,震得人心惶惶。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推擠的正常能量釋放所致,雙北因為高樓多,搖晃感受特別明顯。
氣象局:板塊推擠 正常現象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就九月份來看,昨天規模五.六地震確實比較大,但就一整年來看則屬正常,今年芮氏規模達六以上地震共有五次,分別發生在二月十四日、三月廿三日及四月廿日的連三震,總計已累積六顆原子彈的能量,接近平均值,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這樣的震度屬正常能量釋放,與日本阿蘇火山爆發並無關係。
花東地區昨天連續地牛翻身,引發各界關注,台南市歸仁區紅瓦厝國小機會教育,無預警舉行防震演練,逾700位學童在老師引導下掩蔽,並在3分鐘內完成疏散,安全撤離至廣場。
正確防災 專家呼籲戒慎恐懼
不過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認為,國人應該要「戒慎恐懼」,台灣地震頻傳,平時就應該要有防災、避災的觀念,媒體也應教育民眾對地震要有戒心,熟悉地震發生時應如何避難與疏散,而非一味強調「正常能量釋放」。
昨天凌晨一點多地牛就開始蠢動,先是兩起小震,隨後在凌晨三點卅七分發生芮氏規模五.六地震,不少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卅七.二公里處,最大震度在花蓮和平、太魯閣和宜蘭南澳都有五級,宜蘭市四級,花蓮市、新北市與台北市三級。
(责任编辑:瑀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