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史海鈎沉名胜古迹

西冬游-恒山悬空寺、五台山胜境、蒙山大佛

香香

2016年2月13日

AA

香香

2016年2月13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2月13日

香香

2016年2月13日

香香

▲天上的寺庙-悬空寺

【新三才综合报道】信仰是一股内在超越的力量!而宗教艺术的表现,何尝不是靠这股神奇的力量。带着这样悬念,继续发现神奇之旅,离去云冈石窟和大同九龙壁,车行雪路以慢速盘旋 于恒山,进入金龙峡翠屏峰后,远方悬空寺若隐若现贴在峭壁间,就如俚语所言「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景象,以奇、险、巧、奥著称。因冬日天寒 地冻,偌大景区空无几人,悬空寺亦因积雪路滑,考虑人身安全禁止登临,只好在外围绕行拍摄冬景,悬空寺外显得萧瑟空灵,唯有李白所提「壮观」,以及徐霞客所提「天下巨观」的勒石,字迹特别鲜红立体,可与雪地对比;此时,手脚僵冻难以掌握相机,走避车内离去恒山。导游预估说5小时车程才能到五台山,不料高速公路禁客车上路,唯一理由是积雪路滑,于是多绕行了2小时才得上高速公路,一路奔驰至五台山,已经入夜超过八点入住景区五峰宾馆。

次 日旭阳东升五台山胜境,登菩萨顶眺望谷内寺院错落有致,蒸腾的寒气薄雾,如蝉翼般笼罩白塔以及邻近的古剎,镜头里透着星芒与彩光,我虽不识所谓佛光,但佛 光在心中已了然几分;从菩萨顶拾阶而下依次参拜显通寺、塔院寺、万佛寺五爷庙,完成一段佛缘的礼程,冬游五台山领略到另一种庄严深邃与宁静澹泊的喜乐!

原本想「五台归来不看佛」,那日形色匆匆离去太原,风朴尘尘赶到蒙山,又是一站朝山礼佛的行程,佛脚下观想大千世界,自觉人生只不过是浮蚁若萍,缘起缘灭间靠智慧来避苦得乐!在宗教向度里我观想到了平凡的幸福。

恒山悬空寺

▲李白游览悬空寺后,留下「壮观」二字


悬空寺位于浑河,时常泛滥,传说修建此寺是为了镇压谷底金龙做怪。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大同),南移到此建造悬空寺。于是恒山就成为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北魏时天师寇谦、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等都曾经在这里修道和传道,因此,遗留下道观寺庙的建筑群,悬空寺便是其中之一。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教道教教理,「空」取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似挂在悬崖上的「天上寺院」,而且「悬」与「玄」同音,因而定名。今踏徐霞客足迹来此,印证《徐霞客游记》里的描绘:明崇祯六年(1633年), 「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五台北壑,亦有悬空寺,拟此未能具体。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届曲,崖既 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增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

走马远观悬空寺,整体布局巧夺天工,极具层层迭迭繁复的美感;近观窟洞中含有楼,半壁楼殿半壁窟,窟、殿、楼相连相依,曲折回转,布局风格虚实有度,不仅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传统建筑的格局,是世界上现存建在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谓建筑史上的奇迹。如果要再进一步介绍悬空寺,翻阅所有旅游报导几乎以「奇、险、巧、奥」四字涵盖特点:即「建筑之奇、结构之巧、选址之险、内涵深奥」。

悬空寺选址的「险」:在于建物悬挂在深山峡谷危崖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因地基抬高,免于被淹没。又位于山谷,恒山四周山峰相连,减少阳光的曝照时间。这样的物理空间和位置,是悬空寺得以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

悬空寺建筑的「奇」:在于看似仅靠着十几根直径不超过10公分的柱子支撑,竟然可以挂在20层楼高的悬崖上长达千年之久,历次大小地震毫无损毁,其实真正的重心是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础,而非外表所看的木桩。因此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奇险」的十大建筑之一。

悬空寺结构的「巧」:是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形势布建寺庙各部分建筑,由平面建筑建构于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依山势设计得非常精巧。屋檐、大木结构、屋顶、屋身有模有样合乎传统营造的手法,繁复而多样变化。

悬空寺内涵的「奥」:是在多元宗教的奥理,由于具有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特色,历代统治者各取所需教化民众,因信仰和教义的深奥,纵有时代小波折,无损其智 慧而历千年不衰。不仅如此,悬空寺更是人文荟萃之处,古代诗人默客争相到访,留下不少赞叹,如「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

▲悬空寺,以「奇、险、巧、奥」著称

金五台
五台山景区包含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五座山峰所环抱的整片区域,如《清凉山志》所记:「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尽窈窕,锁千道之长溪。迭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 因山中盛夏气候凉爽宜人,又名「清凉山」。山西的五台山,还有「金五台」称誉,与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号称中国四大佛教圣地,而五台山位居首席地位。一般信众公认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汉唐代以来皇室尤其推崇,唐太宗曾云:「五台山者,文殊閟室,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实因山西是唐代龙兴发迹之地,因此奠定了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历朝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目前只剩下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其中以五大禅寺: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最孚盛名。200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具有「金五台」地位外,更是中国唯一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相融合互辉映的道场。

菩萨顶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 院,传说文殊菩萨曾显灵与真容在此,于是定名「真容院」,又称大文殊寺,创建于北魏,明永乐年间,喇嘛教黄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大弟子蒋全曲,到过五台山宣扬 黄教,是黄教传入五台山的开始。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住在菩萨顶,这里就成为黄庙之首。寺内有不少历代皇室亲题的碑文和匾额。其中有两座 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的碑文,均为清代康熙皇帝的手书,弥足珍贵。

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同 为中国最早的寺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改称华严寺,明太祖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进入显通寺 山门,沿中轴线而走,有文殊殿、大雄殿、无量殿等七座大殿,再沿后方坡坎而上有一铜殿,金碧辉煌,铸于明万历年间,是罕见的铜制文物。整座寺院布局给人感 觉开阔精致,院里林木扶疏古木参天,尤其无量殿为砖砌结构,全殿没有房梁,形制非常独特。出显通寺山门前,经人指点上到钟楼,里头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长 鸣钟,重达万斤,敲击时声音传遍全山。

塔院寺

▲五台山地標—大白塔


塔院寺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被誉为「清凉第一圣境」。寺内舍利塔是一座藏式白塔,珍藏释迦舍利子;塔顶悬有两百余个铜铃,风吹时发出清脆的声音;白塔的东边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因此称为文殊发塔;大白塔北侧是藏经阁,内保存汉、蒙、藏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

五爷庙
正 式的名称是万佛阁,创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原是塔院寺的属庙,主要建筑有三座:文殊殿、五龙王殿、古戏台。后殿内主要供奉文殊、观音、普贤三菩萨。前殿 供奉金脸五龙王,俗称五爷,创建于清代,香火鼎盛,因此庙额前悬挂许多匾额,如威灵显赫等,五龙王的神迹灵验亦广为流传,据说:古早以前,五台山是个荒凉 的地方,有一次文殊菩萨受邀到东海龙宫去讲经,临走前祈求老龙王借用歇龙石,来改变五台山气候,以适宜农耕民居。不料老龙王的五个儿子回到龙宫,没见到歇 龙石,追问下落才知道被文殊菩萨带走,便腾云驾雾来到五台山想夺回歇龙石,反而被文殊菩萨降伏,收为为弟子。就这样五龙王就上到北台顶,专管五台山的播 雨。殿内五龙王塑像原是黑脸,传言五爷性子暴烈,伺奉时稍有不慎,就勃然动怒。于是信众将黑脸刷成为金色,从此以后五爷的脾气变得更加温和。位在五龙王殿 正对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传说五龙王未超脱凡心钟爱看戏。过去,每年六月都要唱戏酬神,求得五爷欢心,以利及时降雨庆丰收。自娱兼娱神,古戏台便成 为五台山重要的娱乐演艺场所。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


古籍记载「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蒙山大佛旧称「晋阳西山大佛」;开凿应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佛高约59米。经历代毁弃与重修,包括原来头像离奇失踪,现在的大佛的头像,就参照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加上佛身通高为40米,后世重修时增砌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根据三者的高度比较,蒙山大佛排名世界第二大石佛;2008年10月完工后,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

世界十大奇险建筑 晋悬空寺入榜
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奇险」十大建筑之一的「山西恒山悬空寺」,是世界上现存建在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除了被誉为「天上的寺院」外,也是目前大陆仅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由于正着手于修复及处理落石问题,恐怕过年期间难以见其「真容」。

其实,大陆共有7座悬空寺,分别位于浙江杭州、云南西山、山西恒山、河北苍岩山、河南淇县、青海西宁、以及陕西榆林等地区;其中,以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之称的山西恒山悬空寺最有名。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恒山悬空寺的建筑特色以「奇、悬、巧」闻名于世,并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其修建在山西省大同市北岳恒山的半崖峭壁上,不仅于陡崖凿洞穴插悬梁为基,还建造众多楼阁以栈道相通,是大陆现存最早,且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构建筑。

悬空寺除了以「奇、悬、巧」著称,还有独特的「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在「三教殿」中可以看见「3位教主共聚一堂」的奇景,中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则是道家鼻祖老子;如此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统一起来供奉的形式,在其他地方的寺庙是看不到的。

但由于去年10月, 大陆山西受连续降雨影响,造成落石砸中悬空寺鼓楼的琉璃瓦,当地政府为确保游客安全,决定暂时关闭悬空寺,进行修缮工程,至今仍未完工。悬空寺管理处工作 人员日前表示,「工程完工后,才能最大限度排除落石造成的安全隐患,」今年春节期间,大陆民众恐怕无缘造访此一「奇景」。

(新三才记者金主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香香)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