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有天國小二年級的兒子跟我說前陣子跟親戚小孩一起玩的時候,他發現親戚的爸爸罵他大兒子(三年級)罵得很兇,覺得不是很好而來跟我說。我聽了之後,就利用機會跟他來場機會教育。
我說:「你表面上看到哥哥(親戚的大兒子)被罵覺得不是很好,但你知道嗎,其實『被罵』也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呢。」兒子一聽覺得很不可思議,懷疑地對我說:「為什麼?怎麼說呢?」
我回答他說:「你自己想想看,你有沒有被爸爸我罵過?」兒子說:「當然有啊,有時一天還會被罵好幾次呢。」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爸爸要罵你呢?」兒子說:「有啊,我會想看看是哪裡做不對,然後下次就知道該怎樣做好啊。」
我笑著看著他說:「那就對啦,你看,你已經培養出被罵的能力了。其實,別人要罵你,你還真得感謝他呢,因為只有真正關心你的人,真正希望你做好的人,才會花這樣的時間與力氣來罵你。你看看為什麼路上這麼多人,沒有人會停下來罵你?只有你的親人、朋友或是師長,希望你某一件事做好,才會用罵你的方式來表達,來跟你說。不認識你的人,或是不關心你的人,根本就懶得花力氣來罵你呢。你說是不是?」兒子同意的點點頭說:「對啊,你說的沒錯。」
我看他理解能力很好,就接著繼續說:「你再想想看另外一種情況。如果罵你的人罵錯了,也就是其實你沒有做錯,但別人誤會你而罵了你,那他反而欠了你了。如果這樣的情況下,你也發現自己沒錯,但你沒有因此生氣,這不就是另一種修煉自己心性、學習忍耐的機會嗎?你不也應該感謝他給你這樣的機會嗎?如果你可以好好跟對方說明,讓他理解你其實沒做錯,那對方也會接受的,所以你又學到如何溝通的技巧。這不是一舉數得嗎?」兒子說:「嗯,我懂了。」
最後,我又補充說:「有些人從小表現就很好,很優秀,沒有被人罵過。結果長大後有一天偶爾做不太好了,被罵一下就接受不了,甚至嚴重一點想不開而自殺的也有所聽聞,這樣一來不就太可惜了嗎?所以,你覺得『被罵』是不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呢?」
兒子恍然大悟地說:「啊,真的哩。」我邊勉勵邊幽默地跟他說:「你能聽懂這些話,我想你應該已經具備『被罵』的能力了,不過,盡量還是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可不要因為有這樣的能力就常常被我罵喔。」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