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时事万象热点评论

蘋果與FBI:隱私與安全之爭如何解?

姜啟明

2016年2月18日

AA

姜啟明

2016年2月18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2月18日

姜啟明

2016年2月18日

姜啟明

【新三才首發】人民的隱私,與國家安全之間,究竟有無明確的界線?相信大家心中各自有一把尺。大家都希望能在一個夠安全保障的社會中生活,但又希望能夠保有自身的隱私權,本周蘋果與FBI公開在美國法庭的交鋒,等於把這把尺放到公眾眼前接受公評,因此引發了各界不同的解讀與反響。

在進一步對這件事進行評論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複習一下中國古代的智慧。戰國時代的韓非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楚國有個賣長矛和盾牌的人,先誇說自己的盾牌很堅固,不管什麼利器都不能刺穿他這個盾牌。後來,又吹噓自己的長矛非常鋒利,不管什麼東西都能刺穿。結果當時旁邊有人就出聲發問說那如果拿那把鋒利的長矛,來刺那個堅固的盾牌,究竟會怎樣?結果這位賣盾和長矛的人反而被問得答不出話來。」

上述這個所謂「自相矛盾」的故事,相信大家從小就耳熟能詳。所以,當今天蘋果號稱它的產品(iPhone)有先進的加密裝置可以確保用戶資料的隱私時,就有如楚人那面堅固的盾牌一般,因而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今天FBI與法庭所提出的要求,卻又有如要蘋果自行打造一把無堅不穿的鋒利長矛,以便刺穿其盾牌,這本身絕對是令蘋果不只處於兩難,還陷入完全矛盾的狀態。

支持蘋果的陣營,包括Google公司在內,立場非常清楚,就是打造這樣的長矛,所可能引發的後果,絕對是現在無法可想像的,也就是說,這把無堅不穿的鋒利長矛,如果拿在好人手上就算了,萬一落入壞人手中,那啟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擋它了嗎?再加上可能會有的法律引用是否適用、甚至違憲爭議,都讓蘋果等支持者,不願鬆口成為既做盾、又提供矛的那位楚人。

然而,支持美國法庭與FBI立場的陣營,包括聲勢日上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則是站在國家安全的整體考量,希望能夠在法院允許的「個案」中(目前就是以去年12月射殺14名民眾之嫌犯Syed Rizwan Farook的iPhone為標的,FBI懷疑其與伊斯蘭國(IS)恐怖組織有關,因而請求法院命令蘋果協助他們破解其所使用的iPhone,來調查相關通聯紀錄與其他資料),請蘋果協助提供這把鋒利的長矛。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蘋果為這些無辜犧牲的生命感到難過,也希望正義能被伸張,在FBI請求協助時,蘋果亦努力支持政府,提供具備所有權的資料,更讓蘋果工程師擔任FBI的顧問,在調查中貢獻了許多點子,然而,美國政府現在要求蘋果替iPhone的防護盾打造一把可將其刺穿的長矛,這非但是蘋果所沒有的,若真要打造也因太危險而恕難從命。

庫克在官網發表聲明:「美國政府要求蘋果公司採取空前的舉措,而這將威脅我們顧客的安全。我們反對這項命令,其影響遠超過目前正在處理的法律案件。」

從二○一四年九月起,新款iPhone手機內的資料,例如簡訊和照片,都已自動加密。手機若上鎖,只有用戶的密碼能取得這些資料。若輸入十次錯誤的密碼,手機將自動把資料全部刪除。蘋果表示,連蘋果員工都無法取得這些資料,這是在史諾登揭露政府偵監行動後,蘋果採取的措施。

或許,普遍的情況下,應以人民的自由及隱私保障為優先,但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如本案中的疑似恐怖攻擊),政府基於保護更廣大群眾生命安全的立場,確實是有其必須採取的步驟,如果能有效控管此一步驟的封閉性或隱密性(例如由政府建立一個專業實驗室,將所謂可以破解iPhone加密的軟體或工具控管在其環境下不能有任何外洩),在法院具執行效力的命令下,才得以透過這樣的工具或程序來破解,相信應該是可以在兩派陣營的立場中,取得適當的平衡點才是。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