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編譯首發】巴黎在19世紀共舉行5次世界博覽會,1900年的世博展橫跨塞納河,在左右兩岸的第7、8區舉行。也是各國展示其工業、技術能力的櫥窗。佔地面積比上次世博會還大,左以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至特洛卡德羅宮(Trocadéro) 軸線,右以榮軍院廣場(Esplanade des Invalides)經亞歷山大三世橋到對岸的香榭麗舍大道為軸線,中間這段塞納河岸也成為水岸展場,右岸為中古世紀的巴黎建築,左岸為各國的展館。有些展館建築仍沿用至今,只是用途有所變動。當年,巴黎的四大新地標包括協和廣場的會場入口(La Porte Monumental Paris)、華麗的發電廠 (Palais de l'Électrique)、舉辦賽馬展示汽車的大宮殿與展示法國美術品藝廊的小宮殿。小宮殿則為今日悠閒看畫的巴黎市立美術館。
巴黎,1900年世界博覽會,計畫圖。(圖中之數字為本文圖片的序號)

01. 巴黎,1900年世界博覽會,入口(La Porte Monumental Paris)。位於協和廣場西南側,前景為香榭大道。

02. 巴黎,大宮殿(Grand Palais)展覽館,原址爲1855年建造的工業展覽館(Palais de l'Industrie),1900年世博展的新建物長240公尺、高45公尺,仍以工業科技為主。

03. 巴黎,小宮殿(Petit Palais)展覽館,位于大宮殿展覽館的正對面,主要展示法國美術品。今為巴黎市立美術館。

04. 巴黎,新街(Nouvelle Avenue,今名Avenue Winston Churchill),位於大、小宮殿展覽館之間。此圖為站在亞歷山大三世橋上,往北拍攝。

05. 巴黎,榮軍院廣場(Esplanade des Invalides),位於巴黎第7區。圖正中之遠處有圓頂為榮軍院(Hôtel des Invalides)。圖左右、分別是1900年世博會的展館。原圖說的尼古拉二世大道(Avenue Nicholas II)實係當時稱呼的榮軍院大道(Avenue des Invalides),後再改名為Avenue du Général-Gallieni,再改名為Avenue du Maréchal-Gallien沿用至今。此圖為站在亞歷山大三世橋上,往南拍攝。

06. 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得名於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爲了慶祝1892年法俄同盟,由俄國作為法俄親善的禮物送給法國的。由沙皇的兒子尼古拉二世為此橋奠基,此座單跨鋼拱橋,旁有立柱各17米高,上有四尊鍍金青銅雕像:右岸兩座立柱上,有象徵「科學」和「藝術」的雕像。左岸立柱上是「工業」與「商業」的雕像。此橋在1900年世界博覽會時,與附近的大、小皇宮展覽館一同開幕。

07. 榮軍院(傷兵院;Hôtel National des Invalides)的教堂,位於巴黎第7區。1670年,路易14為安置傷殘老兵而下令興建榮軍院。耗時35年,也被當為軍醫院使用。今爲軍事博物館。

08. 巴黎,戰神廣場(Champs de Mars),原為法國軍校的練兵場,後改為賽馬場,在1900年博會中作為展場之一部份。

09. 巴黎,戰神廣場展場,機械展館(La Galerie des Machines),內部。位于戰神廣場的尾端,樂伊夫宮(Le Chateau d'eau plaza)的背後,面臨莫特匹克街(Avenue de la Motte-Picquet)。其橫梁架構長440公尺、寬110公尺,宣告混凝土建築時代的來臨。

10. 巴黎,戰神廣場展場,樂伊夫宮(Le Chateau d'eau plaza),又名「電力宮」,以前方之噴泉為電力之展示。這是1900年世博展的亮點之一︰有了這座「電力宮」(發電廠),使整個戰神廣場燈火輝煌。

11. 巴黎,戰神廣場展場,展館與噴泉。

12. 巴黎,戰神廣場展場,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此圖為由塞納河往南(戰神廣場)拍攝,圖左下角為耶拿橋(Pont d'Iéna)。

13. 巴黎,艾菲爾鐵塔。此圖為由戰神廣場往北拍攝,鐵塔下方遠處為為塞納河北方的特洛卡德羅宮(the Trocadero),

14. 巴黎,艾菲爾鐵塔和噴泉。此圖為由戰神廣場往北拍攝。

15. 巴黎,艾菲爾鐵塔。

16. 特洛卡德羅宮(the Trocadéro)前,廣場兩側都是世博會展館。

17. 特洛卡德羅宮,原址爲修道院。1937年被拆除,改建為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

18. 世博展館之一︰照明宮(Palace Lumineux),晝間。

19. 世博展館之一︰照明宮(Palace Lumineux),夜景。(電力是此次世博展的亮點之一)

20. 世博展館之一。

21. 世博會展場一角。

22. 巴黎,摩天輪(La grande roue),位於戰神廣場旁,Suffren街和莫特匹克街(La Motte-Picquet)的轉角處。

23. 塞納河岸展場。在戰神廣場軸線和榮軍院廣場軸線之間的塞納河岸,也成為世博會的水岸展場︰右岸(北岸,圖右)為中古世紀的巴黎建築,左岸(南岸,圖左)為各國的展館。圖中為榮軍院橋(Pont des Invalides)。此為由塞納河上游往下游拍攝。圖左最近橋處為義大利館,次為土耳其館、美國館、奧地利館…。

24. 塞納河岸右岸︰中古世紀的巴黎。

25. 塞納河左岸︰各國展館之一。站在榮軍院橋往下游拍攝(船為順流而行)。圖左依序為土耳其館、美國館、奧地利館、??、匈牙利館、英國館、比利時館、挪威館、…(其後詳下圖)。最後為阿爾瑪橋(Pont de L’alma,圖右中)。

26. 塞納河左岸︰各國展館。圖最左爲比利時館,以下依序為挪威館、德國館、西班牙館、摩納哥館、??、塞爾維亞館,最後為阿爾瑪橋。過橋後為墨西哥館、…。

27. 塞納河岸展場。此為由塞納河下游往上游拍攝。圖最下為行人步橋 ,圖中為阿爾瑪橋。圖左為右岸,為中古世紀的老巴黎(Vieux Paris)建築。圖右,阿爾瑪橋第一棟為墨西哥館,也是水岸展館的最末端。其旁白色建築則為法國的軍醫單位(?hygiène armées),以下爲其他軍方單位(不在此圖中,已很接近戰神廣場的展場了)此圖約在德比利人行橋(Passerlle e debilly)。

28. 巴黎,阿爾瑪橋(Pont de L’alma)。始建於1856年,橋柱兩側各有一尊侍衛雕像。巴黎人(非官方)以此為水位測量儀︰河水面到達雕像的腳部時,行人止步;到達大腿時,河流不可通航。此圖中的建築位於塞納河右岸。

29. 1900年世博會的宣傳地標。

30. 1900年世博會,中國館。
譯者︰森一
出處︰loc網站
【新三才编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