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編譯首發】加德滿都(Kathmandu)是尼泊爾的首都,也是尼泊爾最大的城市。海拔約1,350米,三面環山,市區即位於加德滿都谷地之中。
由於許多原因,加德滿如今已過度擁擠,飽受污染,惡臭衝鼻。讓我們回到百年前,看看當時美麗安詳的加德滿都吧!
龍樹山(Nagarjuna Hill),位於加德滿都的北方。傳說,過去的加德滿都盆地是一個大湖,當時文殊菩薩的化身來到龍樹山頂時,發覺湖中有各種寶石形成的殊勝塔,於是以法力切開山谷,讓湖水流失,成為今日的加德滿都。

從龍樹山上,俯視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的局部。

遠眺加德滿都平原。

在Tudikhel(大操場)的邊緣。大操場原本是加德滿都市中心的大綠地,北鄰Ratna Park(公園),南鄰Sahid Gate(紀念碑)。

Tudikhel大操場旁邊的軍醫院。攝於1920年。

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為王宮廣場的通稱。加德滿都谷地有三處不同朝代的王宮,三處不同的杜巴廣場,但皆為世界遺產之一。

杜巴廣場。

哈奴曼門(Hanuman Dhoka;哈奴曼多卡)︰位於加德滿都王宮廣場(杜巴廣場),通往舊王宮的庭院。圖左為哈奴曼的雕像,它是印度史詩中的神猴,胡適認為它是《西遊記》中美猴王孫悟空的原型。

哈奴曼門。

通往舊王宮。

加德滿都,陪臚(Kala Bhairav;或譯 Bhairava),源自印度神話中的破壞與守護之神。

塔萊珠女神廟(Taleju Temple),位於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東北角。樓高3層計35米,始建於1564年。源自南印度之神祉。

達拉哈拉(Dharahara),又稱為比姆森塔(Bhimsen Tower),塔高9層 61.88米,為尼泊爾首相比姆森(Bhimsen Thapa)於1832年所建,名列世界遺產之一。2015年大地震時,完全倒塌。

在Kamaladi區的一座像鼻神(Ganesthan)的神龕。象鼻神為印度教中的智慧與幸運之神。攝於1915年。

加德滿都,象鼻遠眺塔帕塔利(Thapathali)。圖下方為流經塔帕塔利南方的巴格馬蒂河(Bagmati River)。巴格馬蒂河在尼泊爾的地位,有如印度的恆河。

塔帕塔利杜巴(王宮)建築群。攝於1920年。

阿里雅火葬台(Arya Ghat)位於帕舒帕蒂納特神廟(Pashupatinath)東面的巴格馬蒂河畔。這是尼泊爾最大的火葬台,連尼泊爾的王室也是在此進行火葬儀式。

帕舒帕蒂納特神廟(圖右)的東面,隔著巴格馬蒂河(圖中)的是林立的「林伽」神龕(圖左)。

帕斯帕提那神廟(Pashupatinath Temple)。圖右下為巴格馬蒂河。

巴格馬蒂橋(Bagamati Bridge)。

帕斯帕提那神廟。

通往斯瓦揚布納特(Swoyambhunath)的階梯。斯瓦揚布納特俗稱「猴廟」,是尼泊爾國家象徵。

斯瓦揚布納特佛塔(Swoyambhunath Stupa),出現在尼泊爾觀光委員會(Nepal Tourism Board)的標誌中。

斯瓦揚布納特佛塔。攝於1870年。

斯瓦揚布納特佛塔。

焦特布爾鐘樓(Ghantaghar),位於加德滿都的市中心,為尼泊爾第一座鐘樓,係仿自英國的大笨鐘(Big Ben)。其前方的王后湖(Ranipokhari),始建於1670年,係為歷史悠久的人工湖。攝於1920年。

王后湖。背景為杜巴高中(Durbar High School),創立於1892年,是尼泊爾歷史最悠久的中學。攝於1900年。

王宮。攝於1910年。

總統官邸(Sital Nivas)。始建於1923年,毀于于1934年的地震。攝於1900年。

比爾醫院(Bir Hospital)是加德滿都最古老的醫院,始建于于1889年。攝於 1915年。

錢德拉‧久堤(Chandra Jyoti;發電廠),今尼泊爾電力局。尼泊爾於1911年建蓋首座水力發電廠,以時任首相久堤之名命名,每日為王宮提供照明。攝於1915年。

在加德滿都附近,德米(Temi)村。

加德滿都的街道旁。

加德滿都,典型的街景。

加德滿都原住民,紐瓦族(Newar)的典型民宅。

英國特使的官邸。在1815-1816年間,尼泊爾王國與英屬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因疆界問題發生戰爭,後以簽訂《蘇高裡條約》(Sugauli treaty)結束戰爭。

在加德滿都的英國式住宅。

加德滿都的房子。 New Road (Pipalbot) 1936 AD 新路,背景有菩提樹。攝於1936年。

新路。

加德滿都,舞者。攝於1863-1865年間。
出處︰prajwalan博客
責任編輯︰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