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0
0
AA
AA
AD
【新三才編譯首發】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Dakar)的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證實目前在佛得角(Cabo Verde)流行的寨卡(Zika)病毒,和在美洲流行的亞洲型病毒是一樣的,它最有可能是從巴西傳入的。這是寨卡病毒在非洲被發現的首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非洲區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博士說,這份報告進一步證明了在南美爆發的寨卡疫情,已經蔓延到非洲的門口。這個信息將有助於非洲國家重新評估其風險水平與防疫等級。
作為防疫的第一步,各國應提高孕婦對此亞洲型寨卡病毒以及其併發症的認識,避免被蚊蟲叮咬以及性行為傳染。此外,各國也應注意寨卡的蔓延,監測嬰兒小頭症與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吉蘭巴雷綜合症候群)的病例。這兩種病例的激增,已被科學家公認為與寨卡病毒有關
從2016年2月起,世界衛生組織已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薩維爾(Brazzaville)成立了寨卡病毒疫情管理分部,開使對密切注意對寨卡的檢測能力與風險通報。
截至2016年5月8日為止,在西非塞內加爾的佛得角地區,已有7,557件疑似寨卡病例,小頭症已有3例,但是還沒有發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病例。
目前,非洲、美洲、亞洲大陸和太平洋地區的大陸都已報告出現由伊蚊造成的寨卡病毒本土傳播了。(如上圖)
出處︰who 官網
責任編輯︰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