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传统中国以史为鉴

清朝也有“拆遷” 嗎?

張均威

2016年9月5日

AA

張均威

2016年9月5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9月5日

張均威

2016年9月5日

張均威

中國大陸由於“拆遷”爆發嚴重的官民衝突,風波不斷,民間抗暴潮使中共政權危機四起。中國歷史上,清朝也有“拆遷”發生,您知道嗎?和現今的“拆遷”比比看!

原文

小民遷徒最艱聖恩垂念以至等事疏:

工科右給事中臣魏象樞謹題,為小民遷徒最艱,聖恩垂念已至,仰體皇仁,陳管見以固國本事。

臣聞太平之世,以百姓樂業為第一事。我皇上因輦轂之下,滿、漢難處,盜賊難稽,特論商、民、人等盡徒南城。覆蒙軫念遷移之苦,限以來歲,至寬也;勞以搬銀,至厚也;原房任民拆賣,至便也。民即至愚,無不仰感皇恩之浩蕩者。但南城塊土,地狹人稠,今且以五城之民居之,租買者苦於無房,拆蓋者苦於無地。 嗟此窮民,一塵莫必,將寄妻奴與何處乎?臣愚謂有地不患無房,如城外閑地,堪民營蓋者甚多,因系官物,莫敢問之,此民之不苦與遷途,而反苦於居處也。恭請敕下該部,盡察前三門外官地、官房,可為民居者,許令量地輸銀,給以印照,俾作永業,不得少有遺漏,亦不得擅行混占,則片址尺地,皆成室家,億萬戶棲止之謀,即千萬年根本之計也。

仰臣更有請者,民間賃賣房屋,原有定價。近聞鬻房之家,任意增加,高騰數倍,勢必至罄家所有,不足以卜數櫞之棲,則遷者更多一苦矣。並祈天語申飭,令該管地方等官,概平一價,凡買着、賣者、典者、賃者,各勿增減,共相保恤,庶比屋可封,國本可固矣。微臣職列工垣,聊獻葑菲,伏惟聖明採擇施行。謹題請旨。

康熙聖旨:《着工部督五城御史,查南城官地,並民間無房空地,將遷徒官民好生安插》。

背景

清初,大量滿族人湧入京城. 清廷以滿、漢民俗難處不便為由,令京居住在“皇城根兒”下的漢族商民遷至南城居住。就“拆遷”事宜魏象樞大聲呼籲官吏們:“為百姓留骨血,為國家培元氣” 。將“拆遷”視為百姓第一事,列為固國之本。強調“國家之根本在百姓,百姓之安危在督撫,故督撫廉則物阜民安,督撫貪則民窮才盡”。並上奏皇上要求官員在“拆遷”中要概平一價。並得到康熙聖旨。使“拆遷”風波得以妥善解決。

有明君自有直臣。當時職列工垣的魏象樞是康熙皇帝青年時代的得力干臣。作為言官,他敢講真話,為民請命。敢檢舉高官重臣,令貪官污吏膽寒。作為能臣,他為國分憂,以整肅剛紀為己任。深受康熙皇帝信任,曾一歲五遷。他的事迹已載入史冊,流傳於民間。成為清初定鼎中原建立統治時期的“四大名臣”之一 。他提出“欺人如其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置諸座右。是他的真實寫照。

(责任编辑:文恩)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