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史海鈎沉世界史话

1958年死了1.2萬人的倫敦霧霾

張均威

2017年1月6日

AA

張均威

2017年1月6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7年1月6日

張均威

2017年1月6日

張均威

半個世紀前的某一天,1952年12月5日。

清晨,倫敦城的空氣寒冷而新鮮,但已經有薄霧瀰漫。從北極南下的寒潮先後到來,氣溫低到了極點,而在降溫過去后,風停了,一輪反氣旋造訪了無風的倫敦,形成了冷而停滯的空氣,受困於一層暖氣團之下。

逆溫層籠住了這個城市,一層看不見的透明罩子,落在了倫敦市民的頭上。

人們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毫無察覺。

為了取暖,成千上萬噸未經過脫硫處理的煤,被投入家庭煤爐和市區內的小火力發電廠的火爐里。

同時,從這些 地方的排氣口裡,數千噸煤灰、焦油和混雜著二氧化硫等各種有害化合物的氣體,被源源不斷的排放到大氣之中。

「霧」越來越濃了。

風撲在臉上,雖然感覺不到塵土的存在,卻會引起過敏反應。空氣里混雜著一種奇怪的味道,像是稀釋的濃煙,又像是廚房裡的焦味。許多人開始咳嗽,即便坐在家裡,依然能看到一層灰濛濛的霧氣,浮在房間里。

到了12月6日清晨,人們出門時驚訝的發現,能見度已經不到10米。警察們戴著簡易口罩站在路中央指揮,倫敦市中心的Sadler's Well劇院宣布停演,因為人們看不清舞台。煤煙中的焦油顆粒使得霧霾擁有黃黑的顏色,「豌豆濃湯」的綽號也由此而來。

到了12月7日和8日,市區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已經高達3.83mg/m3。二氧化硫在空氣中其他氮氧化物的催化下,逐步轉化為硫酸鹽。當含有稀酸的濃霧微粒蒸發時,酸霧就籠罩了整個城市。

寂靜的,殺人於無形的死亡之霧。

毒霧之下,大量的人感到呼吸困難,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極端天氣期間的死亡率是平時死亡率的3到4倍,倫敦官方發布的,在濃霧瀰漫的四天時間裡死亡的人數就達4075人,一般認為這是低估了實際死亡人數。

兩個月後,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

參加救援的醫生Horace Pile回憶到,他曾經想把一個患者送到醫院救治,但是醫院裡因為大霧來就診的人太多,所以根本無法收治。

「終於有醫院同意接收后,我們鬆了一口氣,當我衝到後面,把救護車門打開時,卻看到那個人已經過世了。」

就像世界上所有力求穩定的政府一樣,對於1952年的倫敦霧霾,英國政府一開始是消極應對的。它否認人們的健康問題和極端天氣相關,而是歸咎於病人們本身就患有呼吸道疾病。

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無煙煤尚未普及,並且價格昂貴。想要改造居民的暖爐,限制火力發電廠的發展,還要清潔能源,就勢必要掀起一場價格高昂的能源革命,而剛剛在二戰後喘過氣的英國政府很難負擔。

這時候,有一群人站出來了。

他們的代表,是供職於雜誌《Arthur Guinness, Son and Co Ltd》的主編休·比弗爵士(Sir Hugh Beaver)。這本雜誌就是日後《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前身。

在1952年倫敦霧霾爆發的這段時間,他是粉塵監測站委員會的主席。

他在戰後為重建英國而奔走運動,在首都遭受污染之際依然不忘自己的職責。

同時,倫敦地方議會(成立於1889年)在1953年1月也出了一篇報告,明確指出12月5日這場毒霧對居民健康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迫於巨大的壓力,英國政府同意成立調查委員會,由休·比弗爵士任主席,調查霧霾事件的起因和對人體的實際傷害。

委員會在成立四個月後就拿出了一份中期報告,一年之後,又發布了一份最終報告。

在報告里,他們指出:「絕大部分的污染源,直接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委員會為如何治理倫敦霧霾給出了很多建議,包括但不限於:使用經過處理的能源(無煙煤等),政府應當為人們發放補貼以鼓勵清潔能源的使用,在都內規定無煙區,禁止燃燒會帶來大量污染的能源,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灶具,減少煤炭的用量……等等。

這些建議,最後都成為了1956年英國《空氣凈化法案》(Clean Air Act 1956)的內容。

《法案》出台後,倫敦的空氣情況開始好轉。清潔能源開始普及,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使用天然氣代替煤炭, 重污染企業也相繼搬遷。

1967年,休·比弗爵士因病去世。

1968年,英國政府對《清潔空氣法》進行了修訂和擴充,賦予負責控制大氣污染的政府部門更多許可權——包括出台新的鍋爐顆粒物和煙塵排放限值的權力,和可以強制要求地方政府設立新的無煙控制區的權力。

1974年,政府頒布《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規定機動車燃料的組成,並限制了燃料中硫的含量。

到1975年,倫敦的霧霾天數已經從每年幾十天減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