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传统中国天朝盛事

大唐使節怒滅印度中天竺(圖)

張均威

2017年3月19日

AA

張均威

2017年3月19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7年3月19日

張均威

2017年3月19日

張均威

公元642年,唐太宗派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印度瑪卡達國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

王玄策在唐太宗與唐高宗時期曾4次出使印度地區。圖為唐太宗畫像

引子

前些日子,日本發生地震、海嘯,網路上不時傳出某位作家或藝人死於此次災難的小道消息。讓我牽掛的日本作家有兩位:一位是漫畫大師鳥山明,因為我是看著他的經典漫畫《龍珠》長大的;另一位是科幻作家田中芳樹,他的代表作《銀河英雄傳說》讓我對歷史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談起田中芳樹,不少中國人會感到陌生,但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他擅長於歷史題材的科幻小說,“以古喻今”。上世紀九十年代,BBC曾經將田中芳樹和金庸並稱為“亞洲文壇的東方雙璧”。

田中芳樹的作品,有著壯闊的歷史背景和細膩的文風,這讓我受益頗多,也因此開始走上了對歷史的研究之路。

無獨有偶,一位河南人改變了田中芳樹的一生,使他走上了日本文壇。

四十年前,田中芳樹剛剛踏入大學校門,一次翻閱《亞洲歷史百科詞典》時,看到唐代使節“王玄策”的條目,非常震驚。田中芳樹回憶說,王玄策的經歷,“即使是把他當成如好萊塢電影般華麗風格之冒險電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為了探究和宣傳這位唐代傳奇外交官,田中芳樹決定將這段歷史寫成小說。其間,田中芳樹儘管已憑藉《銀河英雄傳說》走紅,但推動他走向文壇的這個題材,依舊沒有殺青。直到2005年,以王玄策為題材的歷史小說《天竺熱風錄》才告完工。

隨著《天竺熱風錄》被譯成中文,王玄策的名字開始被更多的國人知曉。

“史上最牛外交官”!這是網友贈與王玄策最為醒目的頭銜。“一人滅一國”的傳奇經歷,讓這位外交官被提到與那個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使陳湯相媲美的地位。

我不大相信網上的文章,總覺有誇張和虛假之處,但翻閱史書後,也忍不住感嘆:王玄策的歷史,勝過一切虛擬和非虛擬的小說。

向這位曾經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絕後奇功”的唐代使節致敬!

奉旨出使印度慘遭俘虜

王玄策,唐代洛陽人,生卒年代不詳,早期曾在廣西一帶擔任過縣令等職,後來被提拔為朝散大夫——從五品下的官職——這是王玄策一生最高的官銜。

由於中國古代修訂官史有個很不好的傳統,五品官員是沒有資格立傳的。所以,新舊《唐書》中都沒有王玄策的傳記,雖然他幹了一個超牛的事。

公元七世紀時,印度分為東南西北中5個部分,其中中天竺很快強大起來,統一了印度半島,建立摩揭陀帝國(為方便閱讀,略稱為中天竺)。

中天竺的國王屍羅逸多對唐帝國很友好,恰逢非常著名的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屍羅逸多就特意接見玄奘,打聽唐太宗李世民的為人。

當屍羅逸多得知李世民是一位“具言聖德”的君主後,決定兩國通使,以示永好。

公元641年,屍羅逸多派了一個使團來到長安。李世民接見後,很高興,過了兩年,派了一個使團回訪,王玄策擔任副使。

第一次出使,王玄策只是個配角,不算起眼,也有史學家認為,當時王玄策的身份算是翻譯,總而言之不是很重要。

公元647年,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

這一次,王玄策不僅是正使,而且還是歷史上一場最戲劇性戰爭的主角。

這次出訪,朝廷給他配了一個叫蔣師仁的人擔任副使,使團有30多個人,還攜帶了大量贈給印度半島各個國家的禮物。

因為是第二次出使,王玄策認為會和上次一樣,賓主雙方在友好氣氛中回顧傳統友誼,然後設宴happy一下,最後帶著幾部佛經回國交差。

沒想到,王玄策剛一上路,中天竺就出大事了——國王屍羅逸多死了,“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

那年頭既沒衛星,也沒手機,資訊相當不發達,王玄策自然不會知道友好鄰邦發生了政變,繼續翻山越嶺,向著中天竺前進。

這一年的4月,王玄策使團進入印度境內。

中天竺的新國王阿羅那順對唐帝國採取敵視態度,居然派了兩千士兵伏擊使團——有的史學家解釋說,可能是阿羅那順看中了唐帝國饋贈各國的禮物——我覺得如果真是那樣,阿羅那順真是腦子進水了,千里迢迢帶的禮物肯定不多,值不了幾個錢,何必干這種傻事呢?

王玄策和蔣師仁毫無準備,使團30多人都是搞外交的,沒啥戰鬥力,很快就被殺得七零八落,王玄策、蔣師仁等生還者全部被俘。

悲劇啊!

借來精兵發誓雪恨

不過,王玄策找機會和蔣師仁一塊兒逃了出來。

外交官混到這份上,很慘,但好歹逃出來了。漢朝的外交前輩蘇武先生,就沒逃出來,只能在北海放了大半輩子羊。

但王玄策不是一般人,他很有骨氣,哪兒跌倒了在哪兒找回面子,他發誓要盡滅印度,一雪前恥——大使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問題是,要滅人家,得有兵啊!手下30多號人,死的死,抓的抓,就剩倆人如何報仇!

這難不倒王玄策。

王玄策帶著蔣師仁策馬北上,翻越喜馬拉雅山脈,來到吐蕃王國,找到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干布借兵。

松贊干布很痛快,借給王玄策一千二百名精兵,另一個友好國家泥婆羅國(今尼泊爾一帶)也派了七千騎兵。王玄策又傳檄附近屬國,總共弄來了一萬多兵馬。

“多國部隊”集結完畢後,王玄策自任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浩浩蕩蕩殺向中天竺。

阿羅那順連忙派“象軍”迎戰。“象軍”是南亞地區的獨特兵種,士兵坐在大象上指揮衝鋒、射箭,後面跟著步兵衝鋒,類似於今天的坦克。大象橫衝直撞,敵人很難招架,看上去威力極大。

不過這種“裝甲作戰”也就欺負欺負周邊沒見過世面的小國家,王玄策雖然是個沒打過仗的文官,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可是涵蓋了非常深厚的戰爭藝術,哪會怕幾頭大象?

王玄策指揮部下使出“火牛陣”,幾十頭牛帶著紅光沖向“象軍”。動物哪兒有不怕火的,數萬“象軍”自亂陣腳,士兵被大象踩死無數。

阿羅那順大驚,只好守城不出。

王玄策指揮大軍使出雲梯、弩車,連續攻城,不僅讓手下這幫“多國部隊”的士兵長了見識,也讓中天竺的士兵們開了眼——他們哪兒見過如此高科技的武器,“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遁”。

中天竺被滅後,阿羅那順帶著少量殘兵逃到了東天竺,從東天竺國王尸鳩摩那裡搬來救兵,企圖反攻。王玄策大怒,揮師東進,一舉全殲阿羅那順殘部,活捉阿羅那順,“餘眾盡坑殺,遠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天竺震懼”。

由於東天竺援助了阿羅那順,王玄策準備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滅掉東天竺。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連忙送來牛馬萬頭、金銀財寶若干,向王玄策謝罪,王玄策這才罷休。

王玄策救出被俘的其他外交官員,將阿羅那順披枷戴鎖裝進囚車,帶著戰利品回國述職。

一個死裡逃生的外交官,統領了一萬人的“多國部隊”,橫掃印度半島,“一人滅一國”的傳奇經歷,如果不是《唐會要》、《通典》言之鑿鑿,很難讓人相信這位河南人創造的這個戰爭史上的奇蹟。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