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发】前几天,妹妹让帮忙找保姆。他们保姆已经做了几年,相处一直不错,突然要换,我奇怪为什么。
妹妹告诉我,那个保姆要回老家,所以他们最近从中介那里雇了一个新保姆。新保姆性格古怪,不跟孩子交流;采购方面也让妹妹操心,报的价钱总与实际不符;妹妹指出一些问题,希望双方相互体谅,但保姆直接不理会。
所以,妹妹下决心要重新找保姆,找个知根知底的。她和妹夫什么要求也没有,这些年下来很清楚保姆难找,只要人品好、性格好,能够正常沟通、交流就可以了。我答应妹妹帮她问问。
上班的时候,我随口和同事聊起来,没想到她还真有合适的人选。她的姐姐退休了,没什么事情做,说过想出去做保姆。她跟我介绍,姐姐特别吃苦耐劳,又喜欢小孩儿,脾气好,很好相处,只是学历不高。
我听了,这正是妹妹家要找的,学历什么的都不重要,只要人好。我和同事聊得很高兴,觉得这是成人之美的事。她告诉我,回头就去跟姐姐说。我也告诉妹妹,有合适的人选了。一切似乎完美,直到晚上等来同事的电话。
她兴冲冲告诉姐姐,有份合适的工作。但姐姐一听说要离开老家去外地做保姆,顾虑很多,怕孩子带不好,怕生活习惯差异太大,等等。我把妹妹家的情况再详细地向同事介绍,让她和姐姐谈谈,打消姐姐的顾虑。但同事苦口婆心地劝,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让我转告妹妹,表示歉意。
道歉,自然谈不上。雇保姆嘛,本就应该是你情我愿的。我告诉妹妹这个结果,她虽然失望,但也谅解,说雇主和保姆之间毕竟是雇佣关系,不同于朋友,所以人家有顾虑都是正常的。这个不行,我们只能继续找了。
妹妹和同事的姐姐都是挺好的人,事情最终却没能成,这让人遗憾,也让我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感受很深。作为失败的“中间人”,我深深体会到,人的出发点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完全不同,甚至对同一句话的理解都不同。
我了解妹妹,她要求保姆只要人好就行,她就真的是别无所求,毕竟这几年受的煎熬不少,对保姆的期待并不多。但是对同事的姐姐而言,“只要人好”这句话绝不是表面这么简单。她想的是,自己学历不高,怕被妹妹一家看不起,怕做得不合人心,赚钱也赚得疙疙瘩瘩,住家保姆绝对不是“人好”就能做好的。
人与人之间注定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会不同,因为都会用自己的认知去揣摩别人。但如若都能给对方多些信任、多些坦诚、多些谅解,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少了很多遗憾与麻烦吧。
作者: Jasmine 【新三才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