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时事万象热点评论

正評論:香港,東方的「諾曼第戰役」

姜啟明

2019年11月21日

AA

姜啟明

2019年11月21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9年11月21日

姜啟明

2019年11月21日

姜啟明

【新三才獨家首發評論】75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成功拉開對抗邪惡軸心國的反攻序曲,也讓當時納粹德國料所不及,原本以為固若金湯的大西洋長城也因此被打開缺口,之後幾乎就一路敗北,最終走向敗亡的終曲。

而諾曼第登陸,也成為二戰期間,最可歌可泣的壯烈戰役之一。從許多紀錄影片與史實研究中可以發現,當年西方盟軍攻打諾曼第的主力,也就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不少未滿20歲,但一心為捍衛世界民主價值挺身而出,來對抗極權的法西斯納粹帝國。

當年這批年輕子弟兵們,不要說以前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更有些從來沒有出國過,卻把第一次遠渡重洋出國,就獻給了這場殘酷的世界大戰。看過電影《搶救雷恩大兵》的人,一定對開場的這段諾曼第登陸戰役印象深刻。這些年輕士兵們忍受著波濤洶湧的大海顛簸,在疲憊難受下好不容易等到搶灘上岸,卻又瞬間遭到德軍屠殺式的迎頭痛擊,但是,除了少數一時太過震驚無法回神的之外,大部分存活下來的士兵,馬上就鼓起勇氣與精神,將死生至於度外,全力搶攻敵軍陣地,最終雖然經歷慘痛的犧牲,總體卻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打開了諾曼第這道缺口之後,整個西方盟軍就可以源源不絕地將兵力送入原本已經遭納粹鐵蹄蹂躪而淪陷的歐洲大陸,反觀原本看似堅不可摧、所向披靡的納粹帝國,也在諾曼第戰役失利之後,一步步敗亡,最終遭致戰敗並被國際社會完全解體,並且追究戰犯責任的下場。

回到今日的香港,從今年四月開始的反送中運動,一路升級、升溫、擴大規模到六月的百萬人上街、兩百萬人上街,更到11月中的多所大學保衛戰,同樣是由一批20歲出頭的年輕勇士們所領頭,也同樣是為了爭取與維護民主價值,不惜犧牲小我來挺身對抗極權的中共邪惡政權。在他們幾個月來的堅持下,國際民主社會漸漸看到了他們的犧牲與訴求,更越來越清楚的看懂了中共的邪惡與殘暴,美國、英國、日本、澳洲、德國等紛紛從國會到民間組織,都加入了聲援香港年輕人的行列,彷彿當年二戰的西方盟軍,再次集結聯合對抗這個反人類、反民主的中共政權。

而中共原本以為堅若磐石的「共產極權長城」,也絕對想不到竟然是從靠海一隅的香港被人民突破,這不也就如同當年納粹德國的「大西洋長城」被盟軍從意想不到的諾曼第突破一般嗎?看似武力強大、不可一世的中共政權,其實也正面臨著內部分崩離析、眾多人民受迫害已達臨界點的虛胖狀態,隨時可能引發骨牌效應解體。

香港,正打響著反中共的「諾曼第戰役」。過程或許同樣會犧牲慘烈,但繼續堅持下去,加上越來越多的盟友加入之後,終將如同75年前的歷史一般,可望迎來普世民主價值勝利的那一天。

(評論/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獨家首發評論)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