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时事万象热点评论

台灣九合一選舉,六都關鍵數字解析

Super User

2014年11月30日

AA

Super User

2014年11月30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4年11月30日

Super User

2014年11月30日

Super User

台灣九合一選舉六都開票結果

【新三才首發】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在平和的氣氛中落幕了。整體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但是關鍵的六都選情中,當選人與落選人的得票數字,甚至是未投票選民的數字,都隱含了諸多可以發人省思的空間。

首先,是台北市部分。表面上柯文哲大勝連勝文近25萬票,也超越了歷屆非蓝营台北市長當選人的最高得票數,但台北市整體投票率只有67.9%(低於全國平均投票率70.46%),這代表著有高達32.1%,也就是還有超過70萬以上的選民,並沒有參與投票,這樣的數字,是遠遠超過柯文哲所勝出的票數。不論這些選民是因為公私務影響而無法投票,或是對政治冷感不願投票,都應足以讓柯文哲要更自我警惕,因為這些選民在四年後下一次的選舉中,還是可以發揮足夠影響力來決定他能否續任。

接著,在新北市的部分,最關鍵的數字就是當選人朱立倫挾現任優勢,只小贏對手游錫堃2萬多票,比例不到2%,而新北市超低的投票率(61.65%),更讓這樣的些微勝出顯得毫無優勢基礎。也就是說,如果投票率多出1%(以新北市選民315萬來看,1%就是3萬多票),就有可能讓整個結果完全改觀。因此,朱立倫連任的執政方針,也應該痛定思痛,好好思考為何自己執政四年來,選票反而較當年勝選時低落許多。反倒是游錫堃,從各方都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到直逼對手喘不過氣的開票結果,也能當成未來再次挑戰的風向球,好好經營,下次機會仍然很高。

桃園市是第一次要改制直轄市,在原本的五都之外再加一都,所以本次也格外引人注目。結果現任的吳志揚挾豐沛優勢與一片看好中,卻中箭落馬,輸給競爭對手鄭文燦近3萬票,整體原因可以從兩人政見方向差異上窺得民心所向,已經不再是完全以經濟發展掛帥即有效,如果無法全面顧及選民各層次的需求,最終就是落得意外的結果。然而整體62.73%的投票率,也是代表著至少有50萬票以上沒有投下,這樣的數字比起當選人不到50萬的得票數,還真可以說是沉默的大多數。所以,敗選的人要虛心檢討自己執政了4年,卻無法獲得再多幾萬票的選民支持;而勝選的人也更要謙遜,因為沒有發聲的選民還比自己的得票數多,如何在未來執政期間能真正照顧到這群沉默選民的需求,也將會是下次尋求連任的關鍵點。

台中市林佳龍以超過20萬票的差距,擊敗13年執政的胡志強,搭配整體71.93%優於全國平均值的投票率,一舉讓從未掛上綠旗的台中市變天。跟桃園市情況類似,胡志強一味訴求經濟發展、開發建設的執政政策主軸,恐怕也是本次落選的主因。當然,沒有來投票的50幾萬人,仍然會是下一次能否主導選舉結果的多數人,林佳龍後續4年的執政,仍得顧及這些未投票群的整體需求層面才行。

至於台南市與高雄市,則是雙雙上演現任執政者,用政績說明一切,讓選民義無反顧全力支持的最佳寫照,因此與競爭者差距都是倍數以上的差距(台南市賴清德71萬對黃秀霜26萬,高雄市陳菊99萬票對楊秋興45萬票)。對比台中市與桃園市現任執政者敗北的慘況,反差非常明顯。其中,台南市賴清德在本次選舉中,打破了許多以往大家都認為選舉就得如此的常規,例如不辦大型造勢晚會,不設競選總部、不立看板、不插旗幟、不用宣傳車,以及市政不中斷,結果除了贏得選戰之外,還是全台灣與競爭對手票數差距百分比最高 (超過45%)的最佳成績,更是唯一轄區內任一選區全部都勝選的地方,可見其政績經營是顧及各層面、各區域的全面考量。高雄市陳菊雖然是與競爭對手票數差距最高 (超過54萬票)的最佳成績,但是高雄市仍有大約1/3未投票選民(投票率66.44%),總數超過66萬人,仍然比上述的54萬票差距大,因此陳菊未來執政仍得思考這群未發聲選民的期待與需求。

如果說本次選舉,是新興選民(包括年輕族群、網路世代、跨黨派選民)力量崛起的體現,那所有當選者(以及落選者)都應該更深切思考,那些同樣足以撼動選情結果的大量沉默選民,未來會如何為他們的施政打分數。我們也更願意期待與相信,人民的意志只要勇於體現,將可以跨越政黨,來決定未來每一次的選舉,真正起到良性公民社會的監督政府責任。

(责任编辑:友友)

(新三才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