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音像天地时事影音

英國《大憲章》簽署800周年紀念

邓梁

2015年6月16日

AA

邓梁

2015年6月16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6月16日

邓梁

2015年6月16日

邓梁

6月15日是英國《大憲章》簽署800周年紀念日。《大憲章》被視為奠定西方議會民主的基石,打下英國法律和公民自由基礎,並間接啟發了美國憲法。當天,英國女王及首相卡梅倫到當年簽署憲章的地點出席了紀念儀式,美國司法部長林奇也來到了現場。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也指出,《大憲章》的價值不僅限於英國與大英國協國家,而是廣至全球的。

1189-1199年間在位的「獅心王」理查英明神武,在十字軍東征中戰功彪炳,使得繼任其位的約翰享有很大權威。可惜約翰軟弱無能、倒行逆施,先是因為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任命問題,被教皇施以逐出教會的「絕罰」處分,1213年向教廷低頭屈服,後又在1214年的布汶戰役大敗給法國,割地賠款,確立法蘭西王國此後的強國地位。

約翰喪權辱國、民心盡失,促使英國貴族聚集到倫敦將他挾持,強迫他簽署「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法案內容由坎特伯里大主教史蒂芬.朗頓起草,規定國王的命令可由25名貴族組成的委員會否決,此外貴族也可以在不滿的時候攻占國王的城堡,迫使國王改正行為。

1216年約翰死後,輔政大臣為爭取貴族支持,在修訂部分內容後,將「男爵法案」頒布為正式法律《大憲章》。17世紀,英國國王與國會之間的爭執增加,大憲章的作用變得十分重要,幾經修改,變得保障越來越多之權利、涵蓋越來越多的人民,最後就演化成現代的君主立憲。

總之,1215年,英格蘭國王約翰在不滿其暴政的貴族要求下,被迫簽署了《大憲章》。《大憲章》尊重貴族的習俗,制約了王權,成為「法治」的開端。

年初,為紀念《大憲章》發佈800周年,4份官方抄本面世,並彙集於倫敦的大英圖書館集中展出。

The Magna Carta's Influence, 800 Years Later

(责任编辑:tiger)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