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时事万象热点评论

從訪英、兩岸峰會與法國恐攻,看習近平的意志

姜啟明

2015年11月15日

AA

姜啟明

2015年11月15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5年11月15日

姜啟明

2015年11月15日

姜啟明

習近平訪英記者會中,針對人權問題回答的最後一段話,是他真正意志的展現。

【新三才首發】發生在11月13號夜晚的法國恐怖攻擊,有些媒體評為與當年911美國恐怖攻擊令人震撼與影響的程度相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其致電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慰問中,除表達其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予以譴責、哀悼及慰問,更特別的是,習近平很罕見的使用「以個人的名義」來表達他的致意,並且特別在他致電時與中國政府和人民並列提出。

這件事看起來是小事,但是我們再與其他兩件事擺在一起,也許就可以看得出其中的涵義。

其一,就是習近平10月訪問英國時,與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談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被媒體記者詢問有關人權議題。習近平當時的回答中,最後有著這麼一句話,他說,「在人權問題上,我想,最大的發言權,還是各自所在國的絕大多數人民。」這句話,聽在民主國家民眾的耳中,是句再自然不過的話,也是民主國家中被奉為民主的圭臬所在。但是,大家可別忘了,講出這句話的人,是一個出自長期共產專制國家的領導人。

當天習近平有關人權的發言中,其實大部分時候他都是看著講台上的講稿來唸,所以許多人其實認為習當天的回答了無新意,還是一貫政治宣傳的言論。但是,如果更細心點看,就可以看出,習在講出上面這最後一段話的時候,是抬著頭環視在場記者,以堅定的表情,自然流暢地講出這段話作為結束。不論神情、態度與講話的語氣,都跟前半段唸著講稿時完全不同。因此,這段話可以視為是習近平本人真正的意志表達。

其二,就是前陣子才在新加坡轟動落幕的兩岸領導人峰會。這場不論被稱為「習馬會」或「馬習會」的兩岸隔閡66年來首度領導人高峰會,事前事後都有大量媒體評論分析與報導,但是總體來看,沒有媒體能講清到底習近平如此出手的理由與動機,眾家媒體意見分歧、眾說紛紜。唯一各家媒體都有的共識,那就是這次歷史性的峰會能被促成,習近平個人的意志絕對是最關鍵的因素,而這樣的意志,也貫穿在習參加峰會時所表現出來對台灣領導人尊重的態度與對談的誠意上。

這三件看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件,共同點都是習近平的意志。如果再加上他上任以來,在中國雷厲風行的打虎肅貪行動,以及持續出訪各國傳遞和平橄欖枝的信號來看,他正在以個人堅定的意志走出一條沒有其他中國領導人曾走過的路,更是一條與中共本質截然不同的人道之路。也因為這樣的一條路,涉及太多中間原有的中共貪腐集團與既得利益者,例如目前在中國被公認為最後大老虎的江澤民與其黨羽,原本困難與阻礙就非常高,因此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就看出如此明顯的差異及成效,我們應先相信習近平的誠意,並看著他一步步努力開創所邁出的步伐,更期待這條路,所能引導中國真正走出來的,是一條通往美麗世界的正道。

(责任编辑:姜啟明)

(文章来源:新三才首發)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