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編譯】法國銀行家阿爾伯特.卡恩(Albert Kahn)對於當時充斥的黑白照片感到厭倦之後,他決定作一點不一樣的。1909年,他委託4名攝影師,帶著他們的照相機到世界各地去拍照,並採用「彩屏乾板」(Autochrome Lumière)摄影技术來記錄他們的所見所聞,後來合集出書《地球檔案》(The Archives of the Planet)。
巴黎是被選為要留下記錄的城市之一。1914年,金培爾(Leon Gimpel)、帕薩特(Stephane Passet)、雪福萊(Georges Chevalier)和萊昂(Auguste Leon)開始動手拍攝。
巴黎,康朋路(rue Cambon)上的賣花女。

在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épublique)的賣花女。

馬德萊娜(Madeleine)廣場上的賣花女。

奧什大街(Avenue Hoche)上的花攤。

右圖︰奧什大街(Avenue Hoche)的花攤。

左圖︰西堤島寇斯河堤(quai de la Corse)邊的花市。
右圖︰澤維爾普里瓦街(rue Xavier Privas)

雷哈樂(Carreau des Halles);中央市場。

雷哈樂,小販。

雷哈樂,朗布托路(rue Rambuteau),花市。


在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épublique)的小販。

巴斯夫洛伊路(rue Basfroi)上的橘子攤販。

在塞内斯汀河堤(Quai des Célestins)午睡的巴黎市民。

在聖克盧門地鐵站(Porte de Saint-Cloud)附近,看海報的士兵。

在伊克塞爾曼(Exelmans)地鐵站外,士兵。

著制服盛裝的獨腿老兵。

外國代表團隊伍參加在雙橋(pont au Double)上為福煦(Foch)元帥舉行的葬禮。此圖從蒙特貝羅碼頭(Quai de Montebello)拍攝。

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

艾菲爾鐵塔,夜景。

大宮殿(The Grand Palais)外景。(圖左)

大宮殿(The Grand Palais)內景,首屆巴黎航空展(Paris Air Show, 1909-9-30)。

榮軍院廣場(Les Invalides)展出的熱氣球。

飛船。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la Samaritaine)。

奧貝爾宮電影院(Cinéma des Nouveautés-Aubert Palace)。位於格蘭大道(Grands Boulevards)。

菜園;背景為格勒納勒橋(pont de Grenelle)。

塞納河,聖路易島(Île Saint-Louis)

塞納河畔,奧斯特利茨港(Le port d’Austerlitz)。

塞納河畔,遠處為聖母院。

塞納河畔,西堤島(圖右);有尖塔之處為聖母院(Notre Dame)。

塞納河畔,聖母院(Notre Dame)。
譯者︰森一
出處︰huffingtonpost網站
【新三才编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