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編譯首發】近年來,由於藝術品價格的巨幅攀升,常透過空殼公司的掛名負責人在自由貿易區進行拍賣或私人交易,以避免困擾。由於藝術品轉手頻繁、價格昂貴、管制寬鬆,相關單位因此擔憂藝術品的交易活動將淪為洗錢工具。「巴拿馬文件」則明確指出了藝術品的買、賣雙方所熟識這個全球金融市場的灰暗角落,以匿名或造假的方式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目前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快速成長正反映了超級富豪的大量出現。藝術品成為全球精菁們貯藏資本、財富保值的安全港。據《藝品市場報導》指出,僅2015年,藝術品交易價即達到了638億美金。
《完美資產指導者》的麥克‧摩斯表示:「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唯一指標,即財富的積累。」「如果頂極富豪的財富累積速度,比其它各階層資產者還要快的話--事實也是如此--這些人一定會將財產轉投資在藝術品之上。」
《藝品市場報導》估計,約有半數以上的藝術品交易是僅限於買賣雙方之間的私下進行。很少公開交易內容的訊息。摩斯表示,其餘部分進入公開拍賣會,有著較公開透明的標價,但仍允許買賣雙方議價的空間。
當高價藝術品將進行轉手時,這些藝術品通常會先運送到自由港,在此地交易的貨物可免除進口關稅。由於高價商品與交易清單在此並不會留下記錄。批評家認為自由港制度將被利用來進行逃稅及洗錢行為。日內瓦自由港的藝術品存貨,甚至超過世上知名博物館的收藏。
運輸公司Natural Le Coultre的總裁伊夫‧布維耶(Yves Bouvier)租用了日內瓦自由港近四分之一的儲用空間。他也是盧森堡、新加坡某些自由港的獨立擁有者,以及正在興建的北京自由港建設顧問。這也使得他贏得了自由港之王的美名。
但也由於布維耶在私人交易中的中間人身份,使他成為了藝術圈界的話題人物。俄羅斯富豪德米特里‧雷博洛夫列夫(Dmitry Rybolovlev)即在摩洛哥、巴黎、香港及新加坡等地,控告他惡意偽造藝術品價格、圖謀暴利。新加坡法院受理此案,下令凍結布維耶的資產,香港法院也跟進辦理,即便布維耶否認這些指控。
「巴拿馬文件」顯示出至少有五家空殼公司是由布維耶實際掌控,而布維耶的對手雷博洛夫列夫則握有二家。雷博洛夫列夫對此不予回應,布維耶的發言人則表示:「這些空殼公司所皆未進行過任何非法情事。」
(編譯:清朗)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編譯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