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时事万象热点评论

汽車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瓶頸:你願意將生命交給科技掌控嗎?

姜啟明

2016年8月25日

AA

姜啟明

2016年8月25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6年8月25日

姜啟明

2016年8月25日

姜啟明

【新三才郭慕法編譯首發】最近幾樁自駕車的事故都牽涉到駕駛科技,因此汽車專家認為特斯拉公司應該衡量一下應該為駕駛者提供了多少自動化科技。

雖然特斯拉自駕車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配備了攝影機與雷達,但是汽車製造商認為應該考慮增加光達系統(註)。這項科技使用雷射對車輛週邊的物體進行掃描以建立一個3D影像。

註: 光達系統原文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縮寫為LIDAR,是一種光學定向測距科技,中文譯為光達,也有譯為激光雷射或光學雷射。

目前特斯拉自駕車的雷達僅能測量汽車本身與物體的距離,但不能分辨目標。不過特斯拉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去年曾表示,他的純電動車不需要光線和距離偵測系統,他認為被動式的前瞻性雷達就可以完成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功能,不需要使用光達來解決。但是最近特斯拉已經在考慮增加光達系統。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的運輸系統分析組主任理查˙華萊士表示,如果特斯拉汽車裝有車對車(V2V),和車輛對道路設施(V2I)的通信技術,那麼最近的這起事故很可能就不會發生。華萊士認為自駕車未必完全安全,除非它他能與同時行駛中的週邊車輛以及道路設施進行溝通。

不過有人認為全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是以感測器與人工智慧為基礎,不需要車對車(V2V)或是車輛對設施(V2I)溝通的技術。但是華萊士說,也許V2V的設備可以避免這次車禍的發生。自五月發生特斯拉自駕車死亡事故以來,該公司一時之間陷於媒體報導的風暴中。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針對此一事故調查特斯拉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向該公司要求提供自動駕駛的相關資料,包括設計變更與系統更新的文件,甚至系統提示駕駛接管行駛的詳細記錄。

消費者報導期刊過去曾對特斯拉的全電動車多所讚揚,但現在該期刊則呼籲全電動車的製造商基於這次事故的教訓,應將半自動駕駛系統的功能取消。因為由於特斯拉公司將自動駕駛作為行銷賣點,讓消費者誤以為該款車很安全,但事實並非如此。該期刊認為消費者不應被當作車輛安全測試的白老鼠。華萊士也認為自動駕駛誤導了消費者,事實上該項設備只是輔助駕駛而已。

特斯拉公司曾發佈消息指出,目前的自動駕駛系統是測試版,僅作為駕駛輔助工具之用,不能完全接管駕駛任務。這個測試版程式所取得的數據會傳回該公司作為改進之用,目前該公司也不打算就此取消自動駕駛的功能。特斯拉公司並且指出自動駕駛的測試里程已經累積了十三億英里(二十億八千萬公里),這是第一起自動駕駛的死亡事故。在美國所有車輛中,平均每九千四百萬英里就有一樁死亡事故,而在全世界則大約每六千萬英里就有一樁死亡事故,相對比起來自動駕駛的肇事率算是最低的。

不過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科學家約翰˙督嵐說,把使用ADAS輔助自動駕駛的里程與人類駕駛的里程拿來做比較,這種說法有點像是詭辯;這兩種事物不能這樣做對比。督嵐指出,當自動駕駛裝置被啟動之後,也許會碰到很多種狀況必須由駕駛人接管車輛的行駛。他的這個說法意味著自動駕駛系統不必然是安全的。他說他還沒有看到紀錄的數據,如果只是記錄下里程而沒有記錄到人人員介入駕駛的各種狀況的資訊,那就很難說這種數據是有用的,應該要有更多的數據來解讀。

特斯拉公司強調,自動駕駛是一項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而不是完全的自動駕駛科技。也就是說司機必須保持雙手放在方向盤上,並且必須隨時保持警戒狀態,以便隨時接管駕駛。然而網路上卻有許多特斯拉汽車擁有者拍攝自己在開特斯拉汽車時的影片,影片中駕駛並未把雙手放在方向盤上甚至還爬到後座去。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把自動駕駛的功能劃分為由0到4的五個等級,其中第0級相當於沒有自動駕駛的功能,而第4級則相當於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公司的汽車屬於比第2級稍高的自動駕駛功能,並且已經超越其他汽車製造商所提供的ADAS技術,當方向燈啟動時它可以自動變換車道。特斯拉公司的汽車使用雷達與攝影機提供訊息給中控電腦,中控電腦經過演算後提供自動駕駛的功能,例如定速巡航,維持車輛在車道中央行駛,或是遇到狀況時自動煞車等。都嵐還說,谷歌與特斯拉所推出的自駕車技術在汽車工業上其實是開啟了新局面,促使汽車工業更積極地開創新技術將它應用到自己生產的車輛上。

卡內基美隆大學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已有許多年,他們曾推出十幾款自駕車。最近所推出的車款就使用光達系統。光達系統雖然可以藉由人工智慧提供車輛週邊的環境資訊,但是它的成本太高。像谷歌所使用的光達系統其價格就高達1500美元,不過隨著技術成熟其價格會不斷的下降,有些廠牌甚至已經降到250美元了。

我們現在所要思考的情況是,我們已經敢於全面採用自動駕駛科技了嗎?而問題的重點是,人們錯誤的以為由電腦開車比人駕駛更安全。督嵐肯定特斯拉勇於開展自動駕駛科技,但是另一方面ADAS並不完全成熟,仍有造成意外事故的風險,進而導致汽車工業在這方面縮手。因為一旦發生事故造成消費者打官司索賠,其責任與賠償金額往往非常龐大,可能使一家資本不夠雄厚的公司破產。督嵐也指出,各家汽車公司也許會發展其自家的ADAS系統或是全自動駕駛技術,但不一定會採取特斯拉公司的模式。 汽車工業是一項很穩重的工業,他不會像高科技行業那樣願意冒著高額損失的風險。汽車工業界希望特斯拉公司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能夠被大家所知道,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但很可能最終將不可避免採用車輛對車輛的通信以確保自駕車的安全。

然而,不論如何進步的科技,也絕不可能100%保證安全無虞。最終人們都要面臨一個抉擇,那就是你是否願意將人身安全,也就是你的生命,交到一個機器手上,而不再由自己來掌控呢?

(編譯:郭慕法)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編譯首發)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