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曾侄孫有五兄弟,分別是孫必勝、孫必興、孫必達、孫必成、孫必立,孫必勝夫人彭雅麗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家族中人多數居住在美國,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多,生活習慣都比較西式。隻有孫必勝和孫必達在亞洲的工作事務較多,其餘人都很少回中國。孫必興17歲從香港來美國讀書,如今生活在三藩市;孫必成住在波士頓,孫必立是泰國華僑,曾在中國工作過,如今退休定居美國。
這一家族的兄弟五人都接受過優質的美國高等教育,彭雅麗告訴記者,孫必勝曾在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學習,孫必興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孫必達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孫必成曾就讀麻省理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孫必立台灣大學畢業後也曾在康奈爾大學就讀。
孫必勝退休之後主要工作都是圍繞著《孫眉傳》一書開展,三四年間他和夫人彭雅麗跑遍了各地,北京、台灣、香港、美國和越南都有他們的足跡。彭雅麗告訴本報記者,編寫《孫眉傳》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孫家的曆史告訴自家人,讓孫家人明白中山精神之所為偉大之處。
彭雅麗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專心相夫教子,作為孫家的媳婦,她既體會過不易,也獲得過成就感。
“我畢業於台灣大學文學院,一直對文學很感興趣。”彭雅麗說,但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太太,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相夫教子,年輕的時候是會有一些覺得不甘心,沒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培養我念了那麽多年書,卻沒有做什麽大事,心裏有一點愧疚。
等到年紀大一些,彭雅麗看著子女長大成人,心裏開始慢慢有了成就感,她覺得,雖不能說對社會做了多大的貢獻,卻也盡到了做一個太太和母親的責任。
孫必勝和彭雅麗的和女兒和兒子也分別畢業於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和布朗大學,彭雅麗認為,這一家族中人之所以有此成就,並非由於是孫中山先生後人而得到特殊優待,都是通過每個人的自身努力得來,但中山精神讓孫家人一直保持著廉潔的家風,在精神上支撐著家族成長。
孫必興
普通的家庭生活
孫必興今年77歲,已經退休12年,17歲來美國至今,他已經在美國學習工作生活了60個年頭,而未來,他也計劃繼續在美國安度晚年。孫必興過去曾在矽穀從事半導體相關的研發工作,退休後頭兩年曾給公司做過技術顧問,這些年他一直在家安享晚年。
孫國升出生在台北,今年36歲,此前學習經濟專業,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工作,負責開發維護學校軟件。他告訴本報記者,之所以轉行計算機行業是興趣使然,選擇留在美國工作是因為看到發展空間很大。“我知道現在中國發展得也很快,所以大陸和台灣也是我未來發展的選擇之一,但目前重心還是在美國。”
孫國升並沒有感到自己身為孫中山後人有什麽特別之處,他對孫中山先生的了解除了聽家人講述的一些故事外,也是從課本當中學到的,“可能和別人了解的也差不多。”偶爾有朋友知道他是偉人後代後會好奇詢問一些家史,他才會說起孫中山先生。
(责任编辑: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