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时事万象两岸三地

夜探南宋御花園,最美的西湖夜景在這裡

張均威

2017年1月6日

AA

張均威

2017年1月6日

0
0
0
AA

0
0
0
0
0
0
AA

2017年1月6日

張均威

2017年1月6日

張均威

公元1129年,宋建炎三年,南宋都城南遷杭州,為感念吳越國王錢鏐對納土歸宋的歷史功績,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南宋雖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當時,臨安的人口規模已經達到150萬人,而西方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只有十萬人口。今天的世界各大都會,當時還沉浸在一片蒙昧的幽暗之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燈火映徹碧空,照亮了世界的東方。而專供南宋皇室賞湖覽景「御花園」的核心「聚景園」就位於西湖的中心位置。此行夜探「聚景園」,探究在這美麗的西湖東畔,到底發生過什麼?這其中的一磚一瓦到底承載了多少鮮為人知的輝煌歷史?

2016年12月拍攝於杭州西湖。

聚景園,關於這地方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是在南宋孝宗皇帝年間。孝宗皇帝在此修建御花園,名曰「聚景園」。《咸淳臨安志》卷十二記載:孝宗皇帝致養北宮,拓圃西湖之東,又斥浮屠之廬九以附益之……內有橋曰柳浪,曰學士……」。

聽到「柳浪」二字,熟悉杭州的朋友馬上會想到西湖十景中的「柳浪聞鶯」。沒錯,柳浪聞鶯前身就是南宋的皇家御花園。這裡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

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或許你來過西湖,來過柳浪聞鶯;或許你也曾經從這裡經過,大門口的嚴密的安保只能讓你伸長脖子,窺探一眼裡面的景色。

是的,這個曾經神秘的莊園就是南宋皇家御花園的核心「聚景園」。

這個南宋皇家御花園的核心在過去的幾百年間一直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民國初期,被浙江省省長夏超選為個人生活工作之地,民間又稱 「夏家花園」。

1949年解放后收歸國有,在原址改造成用於接待重要領導及重要外賓的場所,取名「杭州柳鶯賓館」又稱「省委第三招待所」。

2015年賓館進行了整體改造更名為「杭州西湖柳鶯里酒店」。如今的「聚景園」已不再是庭院深深,戒備森嚴,這裡已經成為一處普通百姓可以隨意進出的星級酒店,更是一處縱覽西湖山水美景的絕佳之地。

坐擁400米西湖湖岸線,園林內湖與西湖融為一體,還有專用碼頭可直接上船遊覽西湖,可謂西湖就在酒店裡!當您立於庭院湖邊,放眼遠眺,一邊是城,一邊是景,柳鶯里猶如一幅巨大的山水風景畫,讓您真正領略恬淡曠達、從容閑雅、舒緩寧靜的西湖式生活方式。

園林,是一種中國元素,千年的園藝,百年的家業,一座假山,一場雅集,古人的生活又有多少還在影響和支配著今天的我們,我們的心將安放於何處。鳥,花,盆景,橋,夢,物心傳遞的是:萬物歸心,天人合一。

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植物,山水,泥土,樹木,是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方式。夢想曲曲折折蜿蜒至今,中國人始終追求的是最佳人居環境和園林里的生活方式。現代人的追求和宋徽宗的夢想交織在一起,造就一場不論古今的中國夢。

柳鶯里,用中式建築的亭台樓閣、粉牆黛瓦、流水疊石將酒店打造成三進式的私家宅院,院內古樹參天、小橋流水,在鬱鬱蔥蔥的古樹中有5幢中式建築,僅有92間精心設計的客房。客房裝飾處處彰顯了濃郁的中國江南文化特色,巧妙融入現代科技的便捷。

在人潮湧動的西湖邊你想找一處可以安謐喝茶的地方已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在這裡你可以擁有自己的私家小庭院,在美麗的西湖邊,欣賞著這無邊的美景,安靜的喝著下午茶。

還可以躺在這西湖邊獨有的大浴缸里,舒心的泡個澡,你在西湖邊擁擠的人群中,我在柳鶯里泡著大浴缸。這絕對會是讓你一生難忘的經歷。

整座莊園的設計風格蘊藏著江南的靈氣又不失現代生活的時尚體驗。在湖光山色,綠樹環繞,蛙鳴蟲吟、鶯歌蟬聲的大自然中,來品嘗一份西式大餐,那種水乳交融,那種感知自我,那種重塑創新,讓您在沉寂和深邃中感受她的恬靜和高貴。

牛排或稱牛扒,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它的烹調方法主要以煎和烤為主,柳鶯里酒店引進高端的澳洲但馬和牛肉眼、印第安式長骨和牛肉眼、谷飼西冷牛排讓您在盡享西湖美景的同時感受到一抹味蕾的衝擊。

柳鶯里與杭城市井毫無距離的連接在一起,所謂「三面雲山一面城」,山的靈秀、水的晶瑩、霧的迷離與繁華的城市相輝映,雷峰塔的佛光下霓虹閃爍,凈慈禪寺的木魚齊誦聲中尋常百姓討論著的柴米油鹽……梵界與凡界只在咫尺之間,出世和入世僅一步之遙。土生土長的杭州人早已習慣在市井的世俗和山水的超脫間來回切換,天涯遊子慕名尋訪西湖秀美古剎的靈氣,這空靈的禪意滌濾了塵世的紛紛擾擾,讓喧嘩世界里的凡夫俗子醍醐灌頂,豁然頓悟了淡泊通達的禪境,覓得心止如水的境界,枝葉留連間直抵內心最深處。

(责任编辑:文恩)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

標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