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综合报道】各方瞩目的「中国人民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即将于两周后的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登场。尽管中国一直期待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世界各国领袖共襄盛举,但目前看来已遭到西方领袖的集体抵制,答应观礼的,仅俄罗斯总统普丁一位重量级贵宾,俄罗斯今年5月9日也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一场「抗德胜利」大阅兵,同样遭到西方领袖集体抵制,同样只有习近平一位重量级贵宾参加盛典,中俄两国领袖的相互取暖、捧场,凸显了中俄这两个共产主义及前共产主义大国共同的意识型态困顿。
特别是,俄罗斯在遭到西方国家集体抵制之前,已有武力吞并克里米亚及干预乌克兰东部叛乱的举动,她遭到抵制还有门路可寻,但是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并无类似的冲突事件干扰其中,相反的,中国推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之后,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各大国率先响应,还让中国陶陶然以为外交上打了个大胜仗,她作为「第二经济大国」的世界影响力,似乎锐不可挡,那么,何以一个仪式性的阅兵庆典,同样的一批西方「夷邦」,却不愿意捧一捧「天朝」的场子?究竟原因安在?
首先,美、英、法等西方大国早与德、日两国化敌为友,共同致力世界的民主、自由与和平,他们纪念二次世界大战的方式是,默哀、献花、鸣警钟、开画展、慰问老兵,或者是重演当年历史场景,而且他们哀悼为国捐躯的士兵与其他死难者,不限于「战胜国」的一方,而是为参战双方所有的死难者哀悼。相比之下,中国却选择用一种相当「法西斯」的方式,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分列式、踢正步、奏军歌、武器展示,于此同时,又不断宣传反日仇恨,坚持日本要认错、道歉,西方对于这种民族主义的扬威耀武,无不心有余悸,难怪要避之唯恐不及。
其次,西方国家对中政策一向是政经分离,一方面为了觊觎13亿人口的市场,不得不在类似「亚投行」的经贸事务上,尽量迎合中国的要求,另方面则在意识型态上、地缘政治上,与中国划清界限,中共在香港阻挡民主化运动,搜查境内的人权组织,缉捕民运人士,强化对网络的监控,在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持续高压统治,同时在对外事务上,扩充军备,威胁邻邦,在南海建造军事设施,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凡此皆让西方国家不得不正视中共政权的本质及她对自由民主世界的威胁。现在,她要在曾经发生过镇压学生的天安门广场上,奏起红色旋律,实在很难叫西方领袖为其背书。
第三,中共将中国抗战膨风为「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好像东方就只有中国在与日本作战,而且还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力,在历史解释上,企图提高中共在二战的地位,相对贬低美国的角色。美国第一个反对这种宣传,她认为美国参战自始是为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而战,中国抗战事实上是撑不下去,大部份城市落入日军控制,对外运输路线被封锁,当年如果美国强力介入,压迫中国接受日本和谈条件,就不会发生美日战争。而美国在惨烈的夺岛战争中,一路打到冲绳群岛,不只是瞄准东京,也是瞄准上海,上海还比东京近一些,美国虽未在中国本土作战,但是对中国进行空中补给,派人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同时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美国在中国抗日解放战争中扮演了决定性角色,但是中共的教科书及对外宣传,却把日本战败全归功于朱德的游击队,而九三天安门阅兵就是要让世人认同中共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进而强化中共的正统性,美国及她的西方盟友当然要敬谢不敏。
二战结束迄今已历70年,当年老兵凋零殆尽,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大多选择了宽容、反省,然而中国似乎还笼罩在民族主义的幽灵之下,大作强国梦。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如果我们还羁绊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丧失了未来」。西方领袖不愿参加天安门阅兵,不是他们不重视中国人民在二战的牺牲,而是他们更重视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未来世界。中共利用抗战阅兵进行统战宣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国人不可不察。
(新三才记者金主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香香)